9月17日,記者從貴陽市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貴陽市科學技術局制定《貴陽市科技項目體系改革方案》(簡稱《方案》),調整構建“十四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體系。
《方案》旨在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市級科技項目承擔單位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活力,提高科技計劃的實施效果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改革后的“十四五”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體系由產業科技支撐重點項目、科技創新發展一般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四個類別構成。
產業科技支撐重點項目方面,圍繞市委市政府重點產業部署,突出戰略導向、主動布局謀劃,以協同創新為核心,以企業投入為主、財政科技投入為引導,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著力解決產業技術“卡脖子”問題,推動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實現產業板塊技術進步。年度產業科技支撐重點項目資金占科技計劃項目總體資金比重不低于50%。
科技創新發展一般項目方面,支持項目單位圍繞企業發展、技術進步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前瞻性部署推動一批原創技術攻關,引導項目單位通過組織實施項目實現自身發展。支持項目單位圍繞社會治理、民生發展、鄉村振興等開展應用性研究,推動一批應用技術開發。年度科技創新發展一般項目資金占科技計劃項目總體資金比重不高于25%。
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方面,基于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雙方雙向對接選擇,引導企業通過購買、受讓、引進科技成果等方式在本企業實施轉化。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資金占科技計劃項目總體資金比重不高于10%。
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方面,以科技人才引進項目形式支持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人才來筑創新創業;以科技人才培養項目形式培養我市全職科技人才成長成為省級人才計劃培養對象;以高校畢業生科技創業項目形式支持高校畢業生開展創新創業。年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資金占科技計劃項目總體資金比重不高于15%。
“改革后的科技項目管理流程一般包括指南發布、項目審查、實地考察、立項評審、立項審批、過程管理、項目驗收、計劃評估,不同類別的項目有相對差異化的管理。”貴陽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張宇告訴記者,改革后,評估導向方面,結合各類別支持導向,將明確各類別差異化、針對性的評估方式、評估方向和評估重點內容,提高科技計劃的實施效果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據張宇介紹,根據上述改革內容和方向,市科技局已正式印發《貴陽市產業科技支撐重點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貴陽市科技創新發展一般項目管理辦法(試行)》《貴陽市科技成果轉化培育計劃管理辦法(試行)》《貴陽市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管理辦法(試行)》,并同步啟動部分計劃類別項目的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