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22年,全球互聯網企業面臨重大監管挑戰。去年,歐洲監管機構就著手制定新的立法,擬規定歐盟公民的用戶數據如何跨境傳輸;Epic Games以支付5.2億美元了結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其非法收集兒童個人信息并誘騙人們購物的指控。
進入2023年,全球監管機構對于互聯網的監管力度不會放松。美國的立法者已經呼吁,希望在2023年進一步規范社交媒體公司;歐盟也有望推出全球首個專門針對人工智能的AI法案。
美國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眾議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1月1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Meet the Press”節目中公開表示,TikTok這類應用程序好比“數字芬太尼”,應該擴大限制措施。
(相關資料圖)
在同一個節目中,前Meta員工、Facebook“吹哨人”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表示:“由于TikT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平臺使用基于用戶數據的算法,監管機構應推動提高其運作方式的透明度。”她還認為,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美國在社交媒體監管方面非常落后。
盡管與過去幾年相比,2022年美國國會在隱私標準等法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未能按預期推動針對互聯網技術的多項激進法案,包括要求蘋果和谷歌的應用商店為開發者提供更多支付選項的反壟斷立法,也未能通過一項強制實施新的“網絡護欄”以保護在線兒童的措施;在消費者數據保護方面,也依然只有零星幾個聯邦州的法律做出相應規定。
芝加哥大學計算機系教授趙燕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數據的不當使用正在變得更加容易,這對于互聯網的發展非常有害。”
法律法規的滯后是網絡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隱患。因此,全球監管機構都在探索如何將規則的制定領先于技術的發展。在這方面,歐盟一直在引領全球。
繼2022年歐盟推出旨在加強在線服務競爭的《數字市場法》(DMA)以及旨在保護用戶數據的《數字服務法》(DSA)后,市場預計2023年歐盟將加快推動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互聯網立法,并有望誕生全球首部AI法案,以規范人工智能的用途,并形成廣泛的標準,來約束想要在歐盟范圍內使用、構建或銷售AI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
根據埃森哲近期發布的一項名為《從AI合規到競爭優勢》的全球調查報告,約9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至少有部分業務將受到可能推出的歐盟AI法案的影響。
埃森哲的研究人員預計,風險管理框架將成為遵守人工智能法案的必要條件。他們還預測,如果該法案在2023年年底之前通過,企業可能還有兩年左右的“寬限期”來達成合規性要求。
此外,歐盟還預計于2023年正式推出《數字運營彈性法案》以及《網絡彈性法案》。這些法案旨在加強歐盟數字產品的網絡安全,并要求所有在歐盟市場上銷售的可聯網數字化設備和軟件在設計、生產、運營及維護等整個生命周期,都必須滿足歐盟設定的強制性網絡安全標準,以提升企業運營的透明度。
在中國,繼2022年《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實施以來,《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也即將于1月10日起正式實施。新的《規定》首次針對“深度合成技術”出臺監管措施,要求深度合成服務提供者和技術支持者提供人臉、人聲等生物識別信息編輯功能的,應當提示深度合成服務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編輯的個人,并取得其單獨同意。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