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斯蒂夫·喬布斯所言,領袖和跟風者的區別就在于創新。
(資料圖)
孚能科技(688567.SH)秉持“投產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的技術開發思路,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與全球科研院所、知名企業戰略合作,持續加強研發投入,2022年相繼迎來“超級軟包方案”(SuperPouchSolution,SPS)、半固態軟包電池裝車等創新結果。
憑借科技“硬實力”,公司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7.4GWh,同比增長215.1%,躋身全球前十,并實現營收首破百億。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穩步放量,公司規模效應漸顯,西部證券預計動力電池出貨量有望達20GWh左右,同比近翻倍增長,盈利能力逐步恢復。
海內外需求高增,2025年動力電池需求約1700GWh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依舊亮眼。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93.4%,滲透率達25.6%。
與此同時,歐美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迎來放量。
從歐洲地區來看,德國、英國和法國銷量明顯高于其他國家,2022年分別售出83.48萬、36.86萬、32.9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2.5%、20.7%、8.8%,歐洲整體滲透率達到了18%;美國新能源汽車月均銷量從2021年的5-6萬輛,增至2022年的7-8萬輛,但滲透率依然較低,僅為6.9%。
SNE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量達到了517.9GWh,同比增長71.8%。
進入2023年,我國部分地方政府仍出臺政策為新能源汽車持續提供少量補貼,國信證券預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未來三年維持20%以上增速,電動智能汽車是汽車板塊中高景氣賽道。
長期來看,美國、歐洲長期電動化趨勢不改。美國參議院簽署《降低通貨膨脹法》(IRA),該法案批準約3740億美元用于氣候和能源支出,并且調整了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歐盟理事會則決定從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燃油車。
東吳證券預計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350萬輛,同比增長35%,對應動力電池需求891GWh;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2330萬輛,對應動力電池需求達1691GWh,2021-2025動力電池需求量CAGR近48%。
毛利率由負轉正,營收首破百億
公司表示,2022年是孚能科技“二次創業”的起步之年。
這一年,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躋身全球前十,2022年實現營收115.88億元,同比增長超231.08%,凈利潤仍有9.27億元的虧損,但較2021年減虧0.2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公司費用率和毛利率都迎來了明顯改善。
公司收入的高速增長帶動期間費用率從2021年的31.5%下降至2022年的15.1%,同比下降16.4個百分點,并且2022年17.5億元的期間費用還包括了3.1億元的股份支付費用和正常需計提的質保金費用約3.1億元。公司表示,未來將繼續提高管理水平,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毛利率方面,伴隨與主要客戶形成產品價格聯動機制及公司制造水平提升,鎮江二期產能爬坡逐步完成,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由-18.16%上升為至5.81%。但由于部分客戶的產品價格聯動機制在實施過程中未能完全落實,再加上部分客戶第四季度提貨量較低,高毛利客戶提貨量低于預期,使得毛利率仍低于同行業。
報告期內,公司產能也迎來陸續釋放。鎮江工廠二期投產、三期電芯產線產能開始爬坡,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預計2022全年出貨量超10GWh,較2021年的3.47GWh增長近3倍。
同時,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依舊“大方”,2022年研發投入合計5.98億元,同比增長10.51%。報告期內,公司在研項目多達28個,涵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固態電池等多個領域,預計總投資規模為20.61億元。
聚焦研發,新產品陸續獲定點
在技術趨同的背景下,先聚焦技術研發,再追求產能提升,是孚能科技一以貫之的發展思路。用公司董事長王瑀的話說,孚能科技成立以來大家都專注在研發上,大量資金用于產品開發和技術儲備。
2020-2022年,孚能的研發支出費用分別為3.72億、5.42億、5.98億元。
2022年,公司推出了全新的“超級軟包方案”(SuperPouchSolution,SPS)軟包動力電池系統。該產品能量密度達到330Wh/kg,支持800V、4C快充,充電10分鐘可續航400公里。
相比于之前的大模組電池,新SPS軟包動力電池采用半固態+直接集成+冷卻板承載模式,使得集成度提高了30%、壽命提高2倍,材料成本、設備成本、制造成本分別降低33%、48%、30%,成組效率達75%。
年報指出,SPS產品已取得客戶定點,部分客戶已進入A、B樣階段,后續將會在2023年底和2024年初開始陸續出貨。
值得一提的,寧德時代最新發布的凝聚態電池將擁有軟包、方形等多種形態,且軟包形態性能更佳。
在電池龍頭企業的參與下,EVTank預計2025年全球軟包電池出貨量將達407.2GWh,2022-2025年的CAGR為33.43%,未來增長空間較大。
在SPS產品發布會上,王瑀還提出,“軟包是固態電池最理想的技術形式”,軟包電池的生產工藝和封裝模式上更適合固態電池,正好處于液態電池向固態電池過度的關鍵節點上。
孚能科技330Wh/kg半固態軟包技術方案已通過國標電芯安全測試。
2022年9月,公司第一代半固態電池量產;12月,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嵐圖-追光搭載的電池為國內首個半固態+行業首個通過針刺試驗的8系三元鋰電池是否由孚能科技提供,對此公司表示,嵐圖追光搭載的動力電池有使用公司供應的三元軟包產品。
固態電池所需的純硅負極材料該公司也有涉及。據悉,孚能科技是全球首家攻克硅負極循環次數的企業,循環次數可達1800次,容量保持在80%。
2023年,孚能科技以一封鈉電池定點函,開啟了發展新篇章。
3月,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江西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EV3鈉電池定點函”。定點函顯示,客戶將向公司采購鈉離子電池包總成,并要求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前啟動量產。
公司表示,鈉離子電池技術是公司新投產的產品技術路線,已將贛州工廠部分三元電池產能改造為鈉電池產能,具備了鈉離子電池產品量產條件。此次公司獲得鈉電池定點函,標志著公司鈉電池產品獲得客戶的認可,邁出由實驗到市場的關鍵一步。
孚能科技表示,除研發優勢外,廣州國資與國新控股集團兩大國資戰略股東的幫助、戰略投資者兼核心股東戴姆勒既的提貨穩定、土耳其合資工廠投產使公司初步具備海外制造和供應能力等核心優勢也可以幫助公司保持長期穩定的發展。
此前,廣州國資旗下的廣州工控集團、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創興新能源基金共同斥資33.18億元參與孚能科技定增。2023年1月,廣州工控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增持比例達1.17%。同月,孚能科技公告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年產3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2022年,公司對MercedesBenzAG、Mercedes-BenzUSA、MercedesBenzU.S.International,Inc.、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均產生相關交易。
在此背景下,公司海外業務迎來了顯著放量。2022年,孚能科技實現海外營收43.94億元,同比增長981.77%;占總營收的37.92%,同比增長26.32個百分點;毛利率也同比增加17.34個百分點達17.03%。
孚能科技探索“中國出口、海外制造”的發展新路徑。
據當地媒體報道,位于土耳其蓋姆利克(Gemlik)的Siro電池研發生產園區于今年4月舉行奠基儀式。該公司由孚能科技與TOGG于2021年合資成立,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動力電池給歐洲、中東等區域的客戶。在此之前,SRIO為滿足TOGG首款車型T10X的交付,先期建設的3GWh的模組和電池包(Pack)產線已于今年3月底建成投產,由孚能科技出口的電芯在當地制造模組和電池包后供應TOGG。目前,首批T10X正在進入土耳其各政府部門的公務車隊,將在今年7月開始批量交付。這標志著孚能科技初步具備了面向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本地化制造和服務能力,為下一階段拓展海外客戶建立供應鏈優勢。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