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是社會的“穩定器”。今年以來,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疫情沖擊等因素對就業造成一定影響。近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總體來看,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各項穩就業政策逐步落實,城鎮調查失業率升高的趨勢得到了扭轉。
上半年就業形勢好轉
就業是民生之本。今年上半年,我國就業形勢好轉,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
付凌暉在介紹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時披露,今年5月以來,我國經濟運行逐步企穩回升,積極變化明顯增多。上半年,在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我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
具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其中二季度平均為5.8%。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5月、6月連續回落,分別為5.9%、5.5%。6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月下降1.1個百分點。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7小時。二季度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8124萬人。
付凌暉表示,青年群體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普遍面臨摩擦性失業困境,同時受疫情影響,企業吸納就業能力下降,年輕人求職渠道在疫情條件下也受到了阻礙。加之今年高校畢業生總量又創歷史新高,加劇了青年人就業壓力。6月,16—24歲城鎮青年失業率為19.3%,處于今年以來較高水平。
農民工群體就業形勢好轉。農民工群體多從事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服務業行業,以個體戶和靈活就業的居多,就業穩定性相對較差。受疫情沖擊影響,4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升至6.6%,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助企穩崗措施發力,農民工群體的就業明顯改善。5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員失業率降至6.2%,6月降至5.3%,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
從崗位供求關系上看,市場崗位需求大于求職人數。上半年,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市場機構求人倍率均在1以上。其中,二季度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求人倍率1.37。
總體來看,隨著經濟恢復、穩就業政策顯效,二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呈現改善趨勢,但是青年人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仍較突出。“必須持續抓好穩就業工作,特別是重點群體就業,要進一步落實穩就業政策,落實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付凌暉說。
促進創業和靈活就業
日前,人社部發布了上半年就業形勢有關情況,并進一步指明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相關要求。在促進創業和靈活就業方面,人社部提出,要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深入實施創業培訓,跟進提供創業擔保貸款等融資支持,舉辦中國創翼大賽等系列活動,激發勞動者創業創新動力。健全靈活就業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加強零工市場建設,支持靈活就業健康發展。
同時,各地紛紛推出了多項舉措為就業創業保駕護航:江蘇省開展“數字經濟網絡招聘”專場活動,舉行“百校千企萬崗”技校助企送工專項活動,組織全省110所技工院校、1000家以上優勢產業鏈、卓越產業鏈、數字經濟類和缺工嚴重的重點企業,對接1萬個以上崗位;山東省扎實落實好創業補貼政策,上半年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1.7萬筆3億余元,為全省近2萬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河北省開發設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衛生防疫等5500個公益性崗位,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困難高校畢業生進行兜底安置;湖南省深入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創三湘”活動。通過建立回湘創業“資源庫”、搭建人才對接“聯絡橋”、用好創業支持“政策包”、優化回湘創業“服務池”等系列舉措,有力推動了湘商回歸、資金回流、預期回暖。
此外,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對于就業的促進作用,一直很受重視。今年4月7日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與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均釋放出要推動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帶動更多就業的信號。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表示,今年以來,平臺經濟在帶動靈活就業,特別是數字經濟新就業方面有明顯正向作用,促進全社會人力資源的更加充分合理利用,是“2億靈活就業”中就業質量相對較高的部分。
就業形勢將繼續回暖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效統籌,各方面圍繞就業同向發力,就業形勢有望繼續回暖。但當前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挑戰,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仍需付出更多努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市場主體是當下最需要紓困和幫扶的對象。歷史與現實數據一再表明,市場主體是穩就業的頂梁柱,只有通過穩住市場主體來穩住就業,才能穩住經濟大盤,確保經濟運行回歸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認為,針對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應加大就業幫扶和就業服務力度,積極推進農民工以工代賑,全力推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為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提供必要的支持,盡最大努力確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
對于下半年的就業情況,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表示,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經濟秩序將逐步恢復,大量的經濟體又會步入正常的運轉狀態,整體的就業形勢將逐步向好。
對于下半年重點發力方向,王鵬也給出了建議:“首先,保就業、保基本工資水平、保基本公共服務,需要財稅政策更緊密地結合;其次,通過重大工程項目以工代賑,擴大就業;再次,可以通過給企業讓利來促進企業發展,從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解決就業問題;最后,通過數字化的方法來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持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悅文)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