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噪聲將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相關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正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
(資料圖片)
社會生活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工業噪聲、交通運輸噪聲在群眾各類投訴中占比最高。目前,我國的排污許可管控范圍以廢水、廢氣為主,依法兼顧固體廢物和土壤,暫未涵蓋噪聲相關內容。
據《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工業噪聲》編制組介紹,噪聲一直未能納入排污許可管理是受限于上位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沒有排污許可的相關內容。新修訂的《噪聲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正式施行,明確將工業噪聲納入排污許可管理。
《噪聲污染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聲環境的義務,同時依法享有獲取聲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噪聲污染防治的權利。排放噪聲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減輕噪聲污染。
工業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噪聲污染是指超過噪聲排放標準或者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產生噪聲,并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編制組有關專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與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噪聲污染有其固有的特性”。
這位專家介紹,噪聲是一種能量,在傳播過程中并沒有給周圍環境留下污染物質,而大氣和水污染都有具體的污染物質;噪聲污染限定在污染源周圍一定范圍內,噪聲源消失,則污染立刻消失,而大氣和水污染則存在污染的擴散問題,污染會長期(或較長期)存在。
此外,噪聲聲源非常分散,且很難把企業里所有的噪聲進行收集后集中處理,而大氣和水污染物是可以集中收集處理的;噪聲影響含有較大的主觀因素,同樣強度的聲音對不同個體來說,主觀感受會不同,噪聲污染的界定往往比較困難,而大氣和水污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具備主觀性。
各類環境噪聲投訴舉報占比。資料來源:《2021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
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涉及采礦業,制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攝影/章軻
根據上述征求意見稿,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將遵循普遍適用性和實際可操作性原則,合理確定標準的適用范圍,暫不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中不需要領取排污許可證的行業。
第一財經記者從編制組了解到,工業噪聲排污許可管理涉及采礦業,制造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等。根據《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確定工業噪聲的許可排放限值,只許可工業噪聲排污單位的廠界噪聲排放限值,工業噪聲排污單位許可排放限值包括廠界晝間許可排放限值和夜間許可排放限值。
根據國家和地方噪聲排放標準,按從嚴原則確定噪聲許可排放限值。工業噪聲排污單位周邊不存在噪聲敏感建筑物的,不需要執行許可排放限值。
征求意見稿明確,工業噪聲排污單位噪聲防治措施應滿足《噪聲污染防治法》的相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振動、降低噪聲,確保廠界達標。對于生產過程和設備產生的噪聲,應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以低噪聲的工藝和設備代替高噪聲的工藝和設備;如仍達不到要求,則應采用隔聲、消聲、吸聲、隔振以及綜合控制等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第一財經記者從編制組了解到,工業噪聲排污單位將開展自行監測管理。有核發權的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可根據環境質量改善要求,增加工業噪聲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管理要求。工業噪聲排污單位可通過環境管理臺賬記錄、按時上報執行報告和開展自行監測、信息公開,自證其依證排污,滿足排污許可證要求。現場監測按照監測規范要求獲取的現場監測數據超過許可排放限值的,即視為不合規。
今年5月公布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提出,加強環境健康管理。加強噪聲污染治理,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加強噪聲對心腦血管、心理等疾病的健康風險研究。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