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已顯著提升,不僅傳統制造業在加快調整優化,綠色供給能力顯著增強,綠色產業也已成為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國新辦19日就《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介紹,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顯著提升。工業、農業、服務業綠色化水平全面提升,能源結構持續優化,交通運輸更加綠色低碳,資源利用效率也在大幅提高。
趙辰昕說,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了15.1%,比2012年提高了5.7個百分點。綠色產業在蓬勃發展,清潔能源設備生產規模我國是世界第一,2021年節能環保產業產值超過了8萬億元。
2012年以來,中國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由14.5%升到2021年的25.5%,煤炭消費比重由68.5%降到了56.0%,“我們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經濟增長,單位GDP能耗下降26.4%,我們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趙辰昕說。
“新時代的十年,我國加大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趙辰昕介紹,特別是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下,綠色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近年來,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0%以上。截至2021年年底,中國節能環保產業有效發明專利4.9萬件,新能源產業有效發明專利6萬件,分別是2017年年底的1.6倍和1.7倍。同期中國本外幣綠色信貸余額是15.9萬億元,綠色債券存量余額超過1.1萬億元,規模均居全球前列。
1月19日,國新辦《新時代的中國綠色發展》白皮書發布會現場。
趙辰昕同時表示,綠色產業發展也需要方方面面的關注和支持,從政府層面,將加大政策引導和推動力度,持續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綠色產業持續健康更好地發展。
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中國開展資源綜合利用,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持續提升。據初步測算,2021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在21億噸左右,綜合利用率較2012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成效非常明顯。
“十三五”以來,中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進展明顯。辛國斌介紹,截至目前,我國培育了2783家綠色工廠、296家綠色供應鏈企業、223家綠色工業園區,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初步測算,綠色工業園區平均固廢處置利用率超過95%,一大批綠色工廠能耗水平優于國家能耗限額標準的先進值,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產品供給體系。
辛國斌透露,國家將制定出臺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綠色低碳標準化指導意見,發揮各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作用,加快相關標準的制修訂。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