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注冊制改革啟動以后,滬深交易所新組建的第一屆上市審核委員會“上崗”,召開了首次審議會議。
2月13日,滬深交易所第一屆上市委分別由5名委員參會,其中上交所方面審議了1家企業首發申請、1家企業再融資申請;深交所方面審議了2家企業首發申請、1家企業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根據當晚披露的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上述5家企業的審議事項均過會,包括3家首發企業。
那么,與過往的科創板上市委、創業板上市委相比,滬深交易所上市委有哪些不同呢?滬深交易所第一屆上市委分別有27名委員,其中均有85%的委員來自證監體系,不再有來自行業協會、高校、買方機構、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方面的人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就此次參會的委員背景來看,上交所上市委參會的5名委員中,1名來自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名來自證監局、2名來自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委參會的5名委員均來自監管體系,其中1名來自證監會、2名來自證監局、2名來自深交所。
上市委首次“上崗”
繼科創板上市委召開2023年第8次審議會議、創業板上市委召開2023年第6次審議會議之后,滬深交易所第一屆上市委分別接過了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審核的接力棒。
2月13日,滬深交易所上市委分別召開了2023年第1次審議會議。這也是滬深交易所新組建的第一屆上市審核委員會首次“上崗”。
根據會議公告,上交所上市委第一次審議會議的參會委員分別為: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謝文瀾、北京證監局稽查二處副處長龍子威、云南證監局法律事務處處長吳洪、上交所債券業務部總監助理王建春、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總監助理趙志剛。
深交所上市委第一次審議會議的參會委員分別為:證監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吳年文、寧波證監局機構監管處處長劉翼鵬、天津證監局紀檢辦公室主任李文英、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二部執行經理胡丹、深交所巡回審理協作部總監蔡琦梁。
其中,從創業板參會人員背景來看,參與上市委會議的5位委員均來自監管體系,而在過往每期參會的創業板上市委,通常有2-3人來自監管體系,2-3人為非監管體系(如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上市公司、基金、科研院校等)。
從滬深交易所上市委首次審議會議的情況來看,13日,上交所上市委審議了安徽芯動聯科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芯動聯科””)的首發申請、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再融資申請;深交所上市委審議了浙江華業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華業”)、湖南耐普泵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耐普股份”)的首發申請以及百洋醫藥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
2月13日晚,滬深交易所公布了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1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3家首發企業、1家再融資企業、1家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企業均順利過會。
在上市委會議現場問詢時,上交所上市委要求芯動聯科說明:是否存在專利和核心技術瑕疵無法保障良率;當期大額采購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提前確認收入的情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以及股份代持情況。并要求芯動聯科進一步補充披露自建封裝測試生產線在經濟性方面的考慮,對穩定產品良率的影響。
深交所上市委主要關注到了浙江華業、耐普股份兩家首發企業的研發能力、成長性與板塊定位問題;營業收入確認問題;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問題;銷售服務費問題以及信用政策執行問題等。
委員背景大調整
2022年12月23日,滬深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審核委員會和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管理辦法,對上市委、重組委制度進行調整和完善,明確以具有證券監管經驗的專職委員為主、兼職委員為輔。
12月25日,滬深交易所新兩委委員候選人名單出爐,其中近九成候選人來自監管體系。這與以往核準制下的發審委委員名單和科創板、創業板第一屆上市委委員名單的構成有著較大的不同,此次新兩委的候選人不再有來自行業協會、高校、買方機構、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方面的人員。
2023年2月3日,滬深交易所第一屆上市委、重組委正式名單出爐。就人員構成來看,滬深交易所上市委和重組委均為4名委員來自國家部委和科研院所、3名來自證監會、13名來自各地證監局、10名來自交易所自身,兩交易所各有30名委員。
第一財經曾從熟悉此次委員調整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中介機構等人員存在過多的連帶關系,因為過往存在中介機構人員通過委員身份的加持,招攬更多的業務從而增加收入,存在權力尋租的空間。
多位中介機構人士曾表示,一方面,注冊制之下,中介機構不在審核委名單中,也有助于促進資本市場中介服務機構的公平性競爭,以后業務的開展主要憑借各自的專業性和能力;另一方面,監管人士已具有信息披露方面的審核經驗,可以彌補中介機構的功能,且更講究信息披露的合理性、真實性、充分性。
根據此前滬深交易所在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公開征求意見答記者問中顯示,本次改革中,上市委、重組委制度安排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一是發揮兩委職能作用。加強兩委專業化、專家化、專職化建設,委員以具有證券監管經驗的專職委員為主,以更好發揮獨立、專業履職的把關作用;二是優化兩委運行管理,進一步完善委員“選用管”全鏈條機制,對委員工作紀律與監督管理等事項作出更加全面、細化的規定,以保障兩委規范、高效、平穩運行;三是強化兩委廉政建設,增強委員政治意識、公權力意識、規矩意識,打造忠專實的委員隊伍。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