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注冊制推行的首個季度,A股IPO撤單量呈現小幅上升趨勢。
【資料圖】
第一財經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三大交易所合計74家發行人終止審核(包括主動終止、審核不通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尤其是3月份就有36家企業終止審核,占比接近一半。而4月份到現在,又有4家終止審核,包括3家主動撤回,1家被否。
在74家企業中,擬創業板上市企業就有44家,是終止審核的“重災區”,去年同期為34家;科創板16家,去年同期為8家,增速較快;另外,主板有7家,去年同期為8家;北交所7家,去年同期為15家。
從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江蘇、浙江終止的企業數量最多,均有13家;其次是廣東,有10家企業終止審核;另外,上海、北京各有7家、6家。
在行業分布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分布數量最多,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74家企業中,有28家已回復二輪及以上問詢,對于申報創業板的企業來說,被問及最多的莫過于創業板定位、成長性和創新性等。
比如,3月6日~3月12日當周,創業板有4家企業主動撤回了申報材料,其均已進行到第2輪問詢。在兩輪問詢中,4家發行人均被問到了創業板定位的問題。
對此,深圳大象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專家譚格非對第一財經分析說,“去年底的一些政策調整與修訂,迫使部分不符合的企業主動終止了IPO”。
去年年底,深交所發布了《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2年修訂)》,進一步明確創業板定位的判斷標準;同時,科創板也修訂了《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強化科創板定位,壓實發行人和中介機構責任,按照科創屬性“實質重于形式”評價原則強化綜合研判和審核把關。
“另外,在全面注冊制之下,現場檢查、現場督導進一步強化,這也對IPO企業形成威懾力。”譚格非說。
近兩年,“一督即撤” 的情況引起了交易所的重視。
為保障全面注冊制改革順利實施,進一步督促保薦機構履職盡責,今年2月17日,深交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督促會員提升保薦業務執業質量的通知》。
根據通知,當保薦人人均保薦項目數居前二十,且項目撤否率超過60%的,深交所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50%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項目撤否率在40%~60%之間和30%~40%之間的,按30%及5%以上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
上交所也發布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現場督導》文件,對于“一督即撤”的保薦人、獨立財務顧問等主體,將視情況實施現場督導。同時,對于督導組進場后撤回的項目,將繼續完成現場督導。
這也在極大程度上遏制了IPO“搶跑占位”、“帶病闖關”、“一督即撤”等行為。
從今年一季度的撤否情況來看,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終止的項目數量最多,各有7家;其次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國金證券,各有5家終止;中金公司、民生證券、華泰聯合各有3家終止。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在全面注冊制下,信息披露質量和投行執業質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投行應全面提升執業質量和項目質量,把好“入口關”,履行好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
另外,不僅今年一季度,幾乎每年的一季度都會出現一波撤單的小高峰,比如,在2021年的一季度,科創板有31家企業終止審核,創業板有49家終止審核,而一季度正是上一年年報數據披露的關鍵期。
譚格非說,部分企業受宏觀環境影響出現業績下滑,不再符合上市的相關規定,也會在這個時期選擇主動撤銷申報。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