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OpenAI推出ChatGPT這個時間點起,其性能讓業界嘆為觀止,用戶數也在短短2個月時間內上升到1億。
(資料圖)
ChatGPT和AI特別是生成式AI對行業意味著什么?人工智能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景象?它將如何演變,在哪些領域帶來驚喜?而隨著AI模型的快速更迭,又會帶來哪些挑戰,是否會徹底取代人力、個人隱私方面又將如何保障?
針對上述問題,匯豐前海證券科技硬件行業首席分析師何方、ARK Invest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及首席投資官Cathie Wood(木頭姐)、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黨委副書記、深圳市人工智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鄒月嫻在匯豐集團與財聯社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投資者高峰會”中進行了相關討論。
鄒月嫻認為,ChatGPT是一個新的生產力,一個新的平臺,預示著一個智能時代的誕生。
Cathie Wood則認為,所有的知識工人以及相關行業都會受到生成式AI的影響:“比如在圖形設計方面,用戶無需支付1500美元并花費4小時設計公司logo,反而花幾元錢就可以獲得一個AI生成圖形,這個過程在幾秒鐘內就能完成。”
Cathie Wood表示受AI影響最深遠的是自動駕駛交通領域,目前在美國的人,每年約有450小時的駕駛時長(從A點到B點他們要通勤的駕駛時間),而自動駕駛和AI技術可以把駕乘時間減少大概3個月左右。
何方表示,目前AI的模型研究也充斥著諸多風險,監管機構也在研究ChatGPT的功能、可能會制定一些規則來管理AI的發展。
那么隨著AI模型的快速變化,會在未來帶來哪些挑戰。
Cathie Wood認為,由于翻譯等問題,ChatGPT可能會給用戶提供不正確信息。
此外,她認為AI的快速增長可能會對算力帶來巨大挑戰。而在版權問題和隱私問題上,AI也存在相應挑戰:“有些行業一些數據因為隱私的考慮是不能夠分享給AI的。”
關于AI在中國的發展,眾人也做出相關討論。
何方預計AI行業的市值,在2025年會超過4000億人民幣,會影響萬億人民幣的GDP。
而鄒月嫻表示,在AI領域,雖然美國布局較早、但中國在應用需求、應用場景等方面崛起非常之快。
鄒月嫻認為,中國最大的短板是在AI基礎底座方面,這個底座涉及到關鍵的技術,即“卡脖子”的技術,“我們芯片的設計并不落后,但是我們芯片的制造是有問題的”。
此外,數據中心技術,比如大規模并行計算(和領先國家)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
“我們國家在算法層面并不落后,不管是計算機視覺、聽覺和自然語言理解;人機交互技術目前也并不落后。(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更是非常明顯,我國因為政府支持,在產業落地上做的還是非常好的,城市的監控、治安,銀行安全、人臉識別等等應用非常廣泛,培養了非常多的AI獨角獸。”鄒月嫻說道。
最后,Cathie Wood認為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還有很多投資機會:“很多投資者低估了這個機會到底有多大。”
她特意指出,目前有一些企業值得投資,比方說英偉達、微軟。其中微軟和OpenAI結合非常緊密,而英偉達在GPU的領域是占統治地位的。
“所以基金經理應該考慮投資這些公司以及半導體企業。但這些公司必須要有合適的領導人,要有AI愿景,而且在中國內部有AI方面的專業能力,同時需要掌握獨有數據,這樣的公司才是未來的最大贏家。”Cathie Wood說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