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超越想象的GPT醫(yī)療》
[美]彼得·李、凱麗·戈德伯格 著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湛廬文化 2023年5月版
當GPT刮起人工智能高歌猛進的旋風,不少人認為“第四次工業(yè)革命”已是正在進行時,但AI究竟會怎樣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尤其是生產和消費的形態(tài),到目前為止更多還是處在推衍和猜測的階段,并且即便在此階段,不少以前貌似當然的預測也已受到質疑。比如究竟哪些人類的工作崗位會率先消亡,哪些比較有“魯棒性”,以前大多傾向于將所謂“創(chuàng)造性”作為分水嶺:重復性強的工作比較容易被替代,而創(chuàng)造性強的工作AI應該還不能取代人類。但包括GPT在內的最新的AI實踐,很大程度上突破了AI只具有計算速度的優(yōu)勢而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成見”,在比如新型抗生素研制等領域,AI已經體現出遠遠超越人的能力,用亨利·基辛格及其研究AI未來的合作伙伴的話來說:“人工智能不僅在處理數據的速度方面超過了人類,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察覺到了人類尚未察覺或可能根本無法察覺的部分現實。”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研究院負責人彼得·李的這本新書,從和所有人切身相關的醫(yī)療的角度,切入對AI未來可能性的探討,展示了以GPT-4為代表的大語言模型將如何顛覆醫(yī)療行業(yè)。全書以最新的前沿研究為起點(書本身即完成于GPT-4發(fā)布后幾天),探討了GPT-4將為醫(yī)療行業(yè)帶來的積極改變:一是幫助醫(yī)護人員更高效地為更多患者提供實時和精準的診療服務;二是為患者提供更豐富、更準確的醫(yī)學知識、醫(yī)療建議和保健指引;三是幫助醫(yī)療后臺支持體系的相關人員更快地處理醫(yī)療健康服務請求或是從各種診療數據中提煉洞察和結論;四是幫助研究者推進醫(yī)學和生物科學的前沿探索,如新的靶向藥的研制、測試、患者匹配及新的臨床試驗等,加速醫(yī)療領域新技術、新產品從創(chuàng)想到應用的整個過程。彼得·李在書中描述了一種結合醫(yī)生、患者和機器的“三方模式”,重新審視了我們自己“何以為人”和機器“何以為機”的本質問題,構想了一種新的人機相結合的“關系”范式。
有趣的是,本書中譯本可能是第一批由ChatGPT主譯的出版物,只不過最后由人類譯者進行了審核統稿工作。
《許倬云文明三書》
許倬云 著
九州出版社·磨鐵圖書 2023年5月版
著名歷史學家許倬云先生已經93歲了,至今筆耕不輟,一直有新作問世。當然,他關注和研究的方向,已經從早年精深的史料扒梳(如《西周史》《漢代農業(yè)》等),轉向了更宏觀的“大歷史觀”,《萬古江河》《說中國》《中國文化的精神》等名作,都秉承了這一跨越古今中外的視野。《許倬云文明三書》(包括《三千年文明大變局》《世界何以至此》和《我們去向何方》三部),同樣試圖從“大歷史觀”出發(fā),通過講透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來透視當下的世界格局。
《三千年文明大變局》以兩條主線分別勾勒出東西方文明三千年來發(fā)展的路線圖及各自的異同:兩者長期以來平行發(fā)展,也存在各自發(fā)展的“峰與谷”及轉折點;最終,中國形成大一統國家,歐洲走向了列國并立,直至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全書從地理環(huán)境、社會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兩相對照的方式剖析了兩者的成敗因緣,并指明了中華文明復興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世界何以至此》講述了由西方文明主導的現代社會正怎樣一步步發(fā)展起來的。這一過程充斥著大國霸業(yè)的興衰交替,伴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變遷,以及人類從愚昧到理性的不斷轉變,直到今天,整個世界又陷入一種物質主義的狂熱中難以自拔,人類社會也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zhàn):普遍的精神空虛和對生命的迷茫。
《我們去向何方》則從資本主義經濟、主權國家、科學技術這三大支柱出發(fā),簡明扼要地闡述了現代文明的發(fā)展歷史和現實處境,指出以美國為中心的第三期現代文明正在衰微,“現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經不遠”,最后嘗試在西方傳統之外,引入“生命現象的價值觀”這一新的元素,作為新的人類共同文明結構的基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