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省“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系列解讀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十一場發布會,深入解讀《山西省“十四五”“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主要內容。
據了解,黃河干流山西段總長965公里,流經我省4市19縣,流域面積涵蓋我省11市86縣(市、區),占全省總面積的73.1%;呂梁山、太行山“兩山”面積占到全省國土面積的83%,涉及11個設區市 、81縣(市、區);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和大清河“七河”流域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72%。抓好“兩山七河一流域”生態保護、生態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對于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省委、省政府決定編制《規劃》。
《規劃》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系統觀念,以全省“兩山七河一流域”為主戰場,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經濟發展三大領域,提出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動“黃河流域”高標準保護;加強呂梁山、太行山生態保護修復,筑牢綠色生態屏障;實施以汾河為重點的“七河”“五湖”綜合治理修復,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發展生態經濟,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5大任務66項舉措,力爭到2025年全省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經濟發展出雛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奠定堅實基礎。
《規劃》確立四個戰略定位:打造資源型經濟省份生態保護樣板;建設華北地區重要綠色生態屏障;建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雙向轉化示范區;成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生態文明領域重要成員。
《規劃》明確五項重點任務:搶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動“黃河流域”高標準保護;加強“兩山”生態保護修復,筑牢綠色生態屏障;實施“七河”綜合治理修復,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發展生態經濟,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三晉生態文化。
為確保規劃順利實施,《規劃》從堅持黨的領導、強化資金保障、強化規劃宣傳、強化監督執紀、強化評估考核五個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