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利好來了!基金審批提速,最快僅4天!
日前,證監會發布《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以下簡稱《監管通報》),基金注冊改革再次大提速。據記者統計,自2021年四季度以來,新基金注冊已經邁入“加速度”,新基金受理后最快4天就可以獲批。
基金行業人士對此表示,新基金審批大提速,將對快速布局適配產品、搶占渠道熱門檔期,以及快速做大權益類基金規模有積極作用。但在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將更為考驗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等核心競爭力,具備上述優勢的公募基金將更容易做大市場影響力。
最快4天獲批
新基金注冊顯現“加速度”
自2019年10月證監會正式實施公募基金常規產品分類注冊機制以來,新基金注冊審批節奏不斷提速。
據記者統計,截至2022年1月15日,從2021年10月-2022年1月份獲批的實施簡易程序基金的平均審查天數看,分別為46天、45天、43天、27天,呈現出不斷提速的狀態。
而近期獲批的新基金中,最快的產品獲批時間只有4天,招商核心競爭力混合基金于2021年11月16日獲得受理,當年11月19日就已經獲批,從受理到獲準發行的天數僅僅用了4天。另外,專精特新主題基金、新能源主題ETF發起式聯接基金等權益類基金,審查天數也在8天內就快速完成。
談及基金審批提速對基金行業的影響,鵬揚基金表示,監管機構2019年、2020年、2022年等多次優化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通過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這一舉措,對于基金行業通過快速布局適配產品、搶占渠道熱門檔期,進而做大基金規模毫無疑問有正面積極的影響。
上投摩根基金也認為,在復雜多變的市場行情中,公募基金產品注冊大提速,有利于基金管理人在產品設計和布局上,在堅持持有人利益優先原則的基礎上,更好把握市場投資機會,加速優質權益產品供給,響應渠道和投資者需求,服務好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級基金分析師趙威也表示,本輪基金產品注冊提速是整個監管效率提升的縮影,也是中國資本市場逐漸走向更成熟、更公平、更高效的大勢所趨。但對產品發行人來說是各有利弊的,更高效的產品獲批,使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能夠更快速投入市場,同時也會使不那么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更快暴露出設計缺陷與短板。
“監管將更多的自主權下放給發行人,發行人也勢必對產品的開發設計與投放節奏采取更為審慎的判斷原則。”趙威稱。
博時基金也認為,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公募基金產品注冊機制,持續提升注冊效率,有利于支持行業機構加大優質產品供給:一方面,權益類基金占比較快提升,對優化行業產品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本次常規產品尤其是債券類、混合類產品的審核進一步提速,有利于支持基金公司立足自身所長,不斷豐富產品類型,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
在博時基金看來,基金審批提速是監管提升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部分,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在注冊制改革、吸引中長期資金入市、促進市場穩定運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養老體系改革等重大改革中擔當作為,在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中發揮著“定艙石”的作用。另一方面,從效果看,監管審核提速效果也非常顯著,突出表現為權益類基金產品數量、管理規模、長期業績均顯著提升,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入市的趨勢逐步形成,行業良性循環的路徑在逐步構建和完善。
據上述《監管通報》顯示,為深入貫徹落實“放管服”要求,推動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自2022年1月1日起,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進一步優化常規基金產品注冊機制,提高審查效率。一是納入快速注冊機制的常規混合類、債券類基金產品,注冊期限由原則上不超過20天縮短至15天。二是未納入快速注冊機制的常規主動權益類、被動權益類(寬基)、混合類、債券類基金產品,注冊期限由原則上不超過30天、30天、45天、45天縮短至20天、20天、35天、35天。
發行市場分化嚴重
凸顯資產管理能力等核心競爭力
不過,在基金發行大提速的同時,部分具備投研和渠道優勢的公募規模快速增長,“頭部效應”不斷顯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頭部公募非貨基規模已經超過1萬億元。與此同時,部分中小公募產品面臨發行難甚至發行失敗,績差基金也在加速退出市場。剛剛過去的2021年度,發行失敗基金數量32只,清盤基金數量249只,都處于歷史高位。
在這種行業分化中,多位行業人士表示,新基金審批提速背景下,將更為突出基金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客戶服務能力等核心競爭力,具備這些優勢的公募將更容易做大做強。
在鵬揚基金看來,產品申報及獲批僅為基金公司進行產品線布局鏈條中間的一環,審批速度的加快,對于前期產品方案創意、渠道合作準入,以及后期的洽談檔期發行、產品持續營銷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要求主要體現在當跑道拓寬、提速后,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具有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擁有梯隊豐富的專業投研團隊,以及具備業績優勢的基金公司,依托強大的綜合管理能力,能更好地貫徹高質量布局產品、發行產品、持營產品的策略,贏得渠道或客戶的青睞,并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趙威也認為,大公司在渠道資源和營銷投入方面天然占優勢地位,發行注冊是否提速對這個優勢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但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還是資產管理能力以及客戶服務能力,而大公司口碑的力量主要來源于資產管理能力。
上投摩根基金也表示,公司始終堅信深入的投資研究、專業的投資流程、具備全球化視野、長期的卓越業績是基金公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上投摩根基金運用創新思維和前瞻眼光,洞察中國經濟發展和轉型下的長期結構機會,在長期投資風口,比如醫藥、科技、新能源等成長領域配備了優秀的投研團隊,并借助外方股東的優勢和智慧推動研究平臺的全球化,合理進行產品布局,爭取出眾的長期業績。
博時基金也認為,在基金產品審核與發行提速的同時,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應當體現在進一步堅守初心、練好內功,深化投研改革,提升投資能力,持續提升投資管理和服務能力,并持續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
“隨著監管審核的進一步提速,基金管理人需要進一步提升強化基金產品的營運、維護能力,進一步推進運維工作系統化、自動化,提高系統對業務的助力,促進運維系統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博時基金相關人士稱。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