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謝文倩
“GDP增長,轉型升級也好,結構調整也好,沒有項目的投入一切都是虛的,關鍵還是要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要集中力量上項目,集中力量上好項目。”2022年山東兩會上,山東省政協委員的張京河一句話道出投資的關鍵之處——投資有效,項目先行。
一組數據足以勾勒出山東2021年的項目成色:這一年,山東億元及以上、10億元及以上項目分別達16541個、2635個,分別比上年增長15.7%、25.1%;計劃總投資分別達11.2萬億元、6.9萬億元,分別增長17.7%、19.3%;完成投資分別增長9.6%、18.7%,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96.2%、82.2%。
有了大項目的扎實打底,投資增長水到渠成。2021年,山東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6%,兩年平均增長4.8%,分別好于全國1.1個和0.9個百分點。相比消費與出口,投資這駕馬車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它具有“乘數效應”,對于經濟增長率的貢獻效果明顯,后勁十足。而它也因為對政策變化、經濟形勢的反應最為敏感,成為最受市場關注的經濟變量之一。
縱覽山東2021年各項經濟數據,如今都已平穩運行。但兩年前可不是這幅模樣,對自己動刀的山東一度因為“騰籠換鳥”迎來改革陣痛,投資增速驟然轉負,而后觸底反彈。2018年到2021年,山東堅持著新選擇,在動能轉換的大地上走出了一條深“V”曲線。
這一年,山東投資成色幾何
三駕馬車里,投資好像離我們最遠,但事實上,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里的投資是固定資產投資,指建造和購置房地產、基建、廠房機器等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它的價值之一,在于投資固定資產可以擴大生產力拉動就業,從而刺激消費馬車,環環相扣。盡管好處多多,但值得注意的是,固定資產屬于長期資產,并且自帶投資額較大、收回成本周期較長等高門檻屬性,因此從企業的角度講,只有在看好市場需求時,才有動力和決心進行投產。
通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趨勢,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斷經濟整體情況、終端需求是否旺盛。比如,2021年山東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6%,兩年平均增長4.8%,分別好于全國1.1個百分點和0.9個百分點,由此基本可以判斷經濟的整體情況是平穩的。
正如開篇所言,這張成績單與山東抓投資抓項目系統發力分不開關系,投資具有乘數效應,大項目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貢獻巨大。去年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投資魯南高鐵全線貫通,京臺高速公路泰安至棗莊段改擴建等4條高速建成通車,主汛期前180個重點水利工程完工,全年分別完成交通、水利基礎設施投資2655億元和405.7億元。同時,謀劃布局637個新型城鎮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大力推進新基建項目建設,建成并開通5G基站超過10萬個。
而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少不了要素為其保駕護航。為此,山東搶抓國家加大專項債券安排力度的有利機遇,2021年,山東通過審核的項目個數和資金需求位居全國第一,爭取專項債額度3017億元,支持2185個重點項目建設;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122.5億元;完成社會資本年度投資5000億元以上。
眼下,山東對注重投資結構的優化更加突出。山東是中國唯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但從細分來看,山東約有40%的工業企業位于產業鏈中上游,因此位于高附加值端的工業企業數量占比相對較少。
向高端附加值看齊是必經之路。這一方面,山東代表產業鏈高端化和新興產業的投資增勢明顯,2021年,“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5.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1.6%,高于全部投資5.6個百分點。分產業來看也是如此,山東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4.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5.0%,工業投資增速高位運行。
兩漲一落之間,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縱深突破。
改革樣板,山東拿捏住了嗎?
這都只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縷縮影。
山東是中國北方的南方,既有南方省份的優勢和基礎,也有北方地區的問題和困惑。山東跟山西、河南、河北、內蒙與東北各省,在產業架構上異曲同工,基本上都以資源型為主,重化工集中。山東若是趟出一條路,對整個北方格局的改變都有參考意義,畢竟有相似的轉型困惑。
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必定伴隨陣痛,古往今來皆是如此。可以看到,2019年,山東GDP增速一度回落到5.5%,加上2018年擠掉了萬億GDP的水分之后,山東比江蘇落后接近3萬億。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則在2018年就已經放緩,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拉動逐步向依靠三大需求協調拉動轉變;至2019年觸底,固投增長率轉負。
固投的增長與山東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騰籠換鳥,這個過程中舊產能壯士斷腕,新產能的培育需要時間發展,“空籠期”的數字大概率不會漂亮。但面對數字的波動,外界還是不免質疑,山東會不會就這么滑下去?
事實上,有時候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將資金投入基礎設施領域,能緩解經濟增長的壓力,但現實不是這樣簡單粗暴,投資看長期,2008年之后的4萬億投資,就是前車之鑒。因此,山東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一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邊培育壯大新動能。
還好,山東沒讓外界等太長時間。這些年不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焦化、電解鋁、水泥等行業加速去產能,改善投資環境、營商環境。投資的恢復是新舊動能轉換效應加快釋放最直觀的指標。
此后兩年,山東投資轉正增速順利轉正增長。2020年增速為3.6%;2021年這個數字進一步增長到6%,其中“四新”經濟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達到51.2%,遠超30%; 山東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72.4%的屬于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重點產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2680億元;民間投資增長8.2%,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2%。
對于產業集群的打造,山東也有自己的考量。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整體提升先進制造業,做強7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3-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國家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改革與開放中,過去呈現疲軟的山東工業,開始爆發新的活力,改革大省可能需要被重新定義了。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