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李紅梅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復雜外部環境的雙重考驗,青島市GDP實現14136.46億元,比上年增長8.3%。“從發布的數據看,青島市經濟呈現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青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曉曙解讀認為,經濟增長,不僅要看速度,更要看質量。
2021年青島市GDP同比增速為8.3%,高于年初8%的預期目標,也高于全國GDP實際增速。這一方面得益于國內有效的疫情防控,青島市經濟可以持續穩定恢復,外貿進出口也因此再次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是因為青島市各項惠企政策,持續釋放減稅降費紅利等 “六?!?“六穩”工作的全面落實為青島市經濟穩定運行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1年青島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發展動力持續增強。一方面,新舊動能轉換不斷提速。隨著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度轉變為高質量,傳統企業聚集的青島市面臨著“去產能、調結構”的轉型陣痛。為了推動青島實體產業轉型升級,青島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導向,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促進新舊動能順暢接續。2021年,以高技術制造業為代表的新動能增勢強勁,同比增長17.1%,投資和生產增速全方位超過傳統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已見成效。
另一方面,經濟驅動力基礎不斷夯實。近年來,相較南方城市,北方城市經濟增長動力明顯不足,南北差距擴大背后的原因就是創新驅動質素的差異。青島市積極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創新不足的主要矛盾,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將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內容,支持重點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優化創新創業生態。以“四新”經濟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持續強勢增長,“四新”經濟投資由2019年的44.6%提升至2021年的50.4%,占全部投資比重超過一半,經濟新驅動力不斷鞏固增強。
此外,經濟增長引擎轉換見成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引導固定資產投資由帶有消費屬性的房地產投資更多的轉向生產性投資,比如制造業投資。2021年,青島市制造業投資持續勁爆,同比增長24.8%,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達115.6%。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正由房地產投資轉換到制造業投資。
展望2022年,盡管外部環境日趨復雜,經濟下行壓力也日漸加大,但青島市新經濟動力強勁,新舊動能轉換已積聚成勢,新的經濟增長引擎也已就位,將為實現“穩增長”的目標提供堅實的保證。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