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呂華
倫鎳事件讓“套期保值”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套期保值,又稱對沖貿易,是指交易人在現貨市場買進(或賣出)實際貨物的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或買進)同等數量的期貨交易合同作為保值,為避免或減少價格發生不利變動的損失,而以期貨交易臨時替代實物交易的行為。通俗來講,套期保值是企業運用期貨工具規避市場價格風險的一種手段。
據風口財經觀察,參與期貨工具套期保值的企業數量正逐年增多,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發布套期保值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超過1000家,遠超2020年全年的489家。而2022年開年以來,已有74家上市公司發布了155份參與套期保值的公告。
“產業鏈期貨品種體系日益完善,極大地便利了企業進行套期保值的操作。”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金娟向風口財經表示,隨著上市公司套保意識的增強,套保隊伍將進一步壯大。
三個月內超70家!套保成大宗商品企業標配
借助期貨工具轉型增效,已成為大宗商品企業生產、銷售、流通時保成本與規避市場價格風險的必備手段之一。
據風口財經不完全統計,進入2022年以來,已有74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參與套保業務。分行業來看,有色金屬領域參與的企業最多,占比25.84%,其次是基礎化工和電力設備,分別占比19.10%和17.98%。
2022年公布套期保值的企業(不完全統計)
從參與的商品的板塊來看,上述上市公司中涉及的主要品種為鋁、銅、鎳、鋅、錫,參與者為豪美新材、愛仕達、生意寶以及永茂泰。從單個公司參與套保的品種數來看,生意寶投入保證金額度雖僅有1000萬,但涉及的品種卻橫跨多個板塊,數量超40種。
此外,74家企業中大部分有著豐富的套保經驗,其中以愛仕達時間最長,相關資料顯示,該公司首次發布套期保值公告為2010年12月28日,自2010年至今的11年間有8個年度開展了套保業務。
“一般情況下,如果主要的收入或成本與某些大宗商品價格強相關,且這個大宗的價格不穩定,那么這種企業就有套期保值的需求。”資管行業買方分析師陳雨暮向風口財經解釋道,他認為,大宗商品頻繁的價格波動增加了企業進行風險把控的意向,而價格的波動又需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方面是疫情給國內大宗商品帶來了供應鏈的問題,原材料運輸不暢;另一方面是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國的出口商品量顯著增加。”
山東企業見證中國期貨里程碑事件
企業參與程度的提高倒逼著期貨市場的成長,隨著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加快,其市場定價功能也日益增強。
2020年10月,能源20號橡膠期貨的價格首次用于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定價,我國期貨市場進入國際定價又多了一個里程碑事件。
同一時間,山東企業森麒麟簽署了20號橡膠交易定價期合作備忘錄,承諾采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20號橡膠期貨作為定價基準。森麒麟董事長秦龍表示,作為一家深耕輪胎技術的輪胎制造企業,森麒麟在多年的運營中深刻體會到原材料供應穩定與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此次備忘錄的簽署對穩定原材料成本和供應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森麒麟是較早涉足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的公司之一,從上市之初就積極參與20號橡膠期貨。多年來,森麒麟既運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也參與交割從期貨市場買到稱心如意的20號膠原材料。
2022年,森麒麟及其子公司將以15000萬元的保證金繼續開展商品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套保業務的品種包括在中國境內、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與公司生產經營有直接關系的天然橡膠等商品期貨合約。
提到套保業務給公司帶來的具體利好,秦龍坦言:“進行天然橡膠等商品期貨的套期保值業務,可以減少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下跌時較高庫存帶來的跌值損失,降低因原材料價格急劇上漲市場貨源緊張無法快速建庫的機會損失。”
為規避風險又遇新風險,如何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奔著規避風險的目的參與套保,也有可能遇上新的風險。
“企業參與套期保值也會有風險,主要風險來自于基差的風險。”江蘇富時數據研究院院長蔡擁政向風口財經表示,“企業基差控制得好,有時候會出現期貨和現貨兩端都盈利的狀況,控制得不好,有可能會出現兩端都虧損的狀況。”
套保的第一要義,是期貨和現貨相匹配,匹配度越高風險越小。陳雨暮用一個例子向風口財經解釋:“像最近備受關注的青山鎳事件,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并沒有理論上收斂,兩者嚴重脫鉤,這就是典型的基差風險。”他表示,該類風險是金融市場本身就存在的風險,無法規避。
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風險,對期貨交易工具制度不熟悉、風控制度不完善、財務制度不標準等也是企業做套保時常面臨的問題。為此,監管部門持續推動規則的完善,力求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為套保“護航”。
近年來,滬深兩大交易所為套期保值制定了詳細的規則。深交所規定,上市公司開展套期保值交易,應由管理層出具可行性分析報告并提交董事會審議通過,交易標的、額度、期限等應及時披露。上交所頒布的各類上市公司行業信息披露指引中,也都有對鋼鐵、鐵礦石、焦炭、有色金屬、航空運輸等行業套期保值業務的具體披露要求。
盡管套期保值無法規避自身金融屬性的風險,但隨著制度保障的愈加完善,企業對風險的識別、評估、風控等管理更加標準化,參與套期保值業務也將會更加專業且高效。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