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王好
隨著年報季到來,山東零售業上市企業2021年業績相繼浮出水面。截至目前,除利群股份,家家悅、銀座股份均已經發布業績預告。其中,家家悅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虧損最高達3億元。銀座股份則發布2021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披露公司預計全年凈利潤為0.23億元至0.33億元。不過,其扣非凈利潤仍然為負。
記者梳理發現,以2020年為分水嶺,百貨零售業急轉直下。截至目前,三家企業均處于近五年來同期業績低谷。有業內人士坦言,為應對疫情和電商沖擊,近年來實體零售業加速線下線上融合發展,然而面對線上流量,“配送費等成本也越來越高,賣得越多,反而可能賠得越多”。線下房租壓力和線上配送成本疊加,正在令整個行業進退維谷。
現狀
山東三大零售業上市企業業績持續低迷
山東零售業正在經歷“倒春寒”。根據家家悅發布的業績預告,預計公司2021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75億元,比同期增長約5%;預計公司2021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億元至-3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達160.8%-170.1%。
與此同時,山東第一家零售業上市公司銀座股份發布公告稱,預計 2021 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0.23億元至 0.33億元。這也意味著,繼2020年凈利潤虧損3.86億元后,銀座股份有望扭虧轉盈。
不過,公告內容同時顯示,2021 年度公司扣非凈利潤預計仍然處于虧損,區間為-0.14億元至-0.24億元。對此,銀座股份表示,受疫情影響導致公司銷售額下滑,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關于新冠疫情期間租戶租金減免政策,為租戶減免租金導致公司凈利潤減少。
截至目前,作為山東零售業上市企業“三足鼎立”之一的利群股份尚未發布年度業績預告。不過,從其2021年三季報情況來看,扣非凈利潤同樣處于虧損狀態,同比大幅下滑637.53%。
事實上,如果把坐標區間設定為近五年,就會發現,以2020年為分水嶺,三家企業的業績便持續低位徘徊。其中,銀座股份歸母凈利潤較2019年高點,下滑超過四成,家家悅更是兩年之間從4.5億元的高點跌落至虧損。
相比業績參差,關店成為山東百貨零售業上市公司的另一大關鍵詞。以利群股份為例,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關閉華東區綜合超市 7 家,關閉便利店及生鮮社區店 5家,共計12家;新增門店8家。對比2020年同期,公司新開門店達16家,無關閉門店。
多關店、少開店,已經成為零售企業應對業績下滑的普遍邏輯。家家悅2021年新增門店117家(含并購納入合并的門店),較2020年減少15家。同時,其2021年的關店數量則從此前一年的18家陡升至43家。企業表示,新增門店帶動了公司本期營業收入的增長,同時因疫情及經濟下行,培育爬坡期較長,前期運營成本較高,增加了虧損。針對當前市場環境,對虧損且未來短期無法改善的門店,公司適度加大閉店力度,以減少相關門店在2022年及以后年度的經營虧損。
困境
“線上宅配,賣得多虧得多”
顯而易見,疫情影響下,線上消費習慣正在“加速養成”。根據艾瑞用戶調研結果,與2019年疫情發生前相比,67.1%的用戶認為使用配送平臺服務頻次增加,即配需求增勢明顯。即時配送品類也從早期的餐飲外賣,拓展到生鮮宅配、商超零售等全渠道零售。預計2026年,即時配送服務行業訂單規模將接近千億量級。
對于靠傳統零售起家的山東企業來說,分享千億量級訂單蛋糕,無疑是其轉型升級路上的必選題。對于2021年業績預盈,銀座股份就表示,2021 年度公司創新求變,推進數字化轉型,依托銀座云逛街、銀座到家平臺,加快拓展百貨、超市線上業務,構建到家到店業務新模式。
硬幣有兩面。宅配訂單助力零售企業業績增長的B面,經營困惑同樣如影隨形。一位商超管理者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門店線上訂單近年來明顯提升,最高占比可達五成以上。但與傳統印象中線上銷售節省成本不同,對于商超主體而言,線上渠道等同于“賠本賺吆喝”。以他管理門店所在區域為例,假設客單價60元,純利潤20個點,也就是12元。這其中,配送費7.5元起收,再去除人工、費用等其他成本,門店基本賺不到錢,賣的越多,賠的越多。而如果遇到線上大促等節點,訂單量暴漲,配送費同樣水漲船高,“有時候大促需要臨時找兼職騎手,配送費會給到10元一單,甚至更高,但是即便如此,都可能找不到人。”他坦言,雖然對于商超而言,宅配等于“燒錢”,但是為了搶市場,不做也不行,“顧客不出門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消費習慣已經發生變化”。
反映在山東零售上市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截至 2021 年9 月 30 日,家家悅負債總額為 115.52 億元,同比增長76.06%,資產負債率達80.56%;銀座股份負債總額為100.97億元,同比增長27.17%,資產負債率達80.15%;利群股份負債總額為111.27,同比增長31.41%,資產負債率達70.54%。
一邊是企業轉型升級所需發展資金,一邊則是不斷高筑的債臺和償債壓力,眼下的山東零售企業正在紛紛祭出融資大招。3月30日,銀座股份發布公告,同意公司以分公司銀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濰坊銀座商城擁有的位于濰坊市奎文區勝利東街 4000 號 1 的房地產向渤海銀行濟南分行申請 2.5 億元的抵押貸款,貸款期限為一年,貸款利率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執行,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此前,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監事會第三十四次會議決議公告逐項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 2022 年非公開發行 A 股股票方案的議案》,非公開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為 60,842.00 萬元(含發行費用)。其中,除30,000萬元用于兩個門店項目外,剩余30,842萬元募集資金用于償還銀行貸款。
對策
著眼產業鏈創新 零售企業加速轉型
近日,山東發布《“十大擴需求”2022年行動計劃》,明確“十大擴需求”行動是山東省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的重大任務。值得關注的是,傳統消費升級、新興消費擴容列入行動計劃,且線上線下一系列打法頗為具體。如,開展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提升,建設40余個農產品供應鏈基礎設施項目,實施新零售“百千萬”工程,培育供應鏈服務平臺等等。
零售業直接面對消費者,作為產業鏈上的最后一環,也最先承受消費環境改變所帶來的銷量影響。“零售業大有可做,只不過比起以前,需要從業者更加具有創新精神,在提升產品品質上下更多功夫。”采訪中,不止一位經營者發出這樣的感慨。
一位給商超供貨的面食加工企業負責人現身說法。他告訴記者,傳統面食產品難以適應市場消費升級需求,隨著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升,銷售下滑,經營壓力日益突出。這讓他們意識到,想要產品獲得市場認可,有更好的銷售價格,必須深挖產業鏈,擺脫“大路貨”標簽,讓產品更有“含金量”。
于是,企業開始尋求“跨界”融合發展,憑借十余年的食品銷售累積的資源,他們很快與一家上游蛋雞養殖企業達成合作,組建食品科技公司,投資建設現代化智能蛋雞養殖場,同時與科研院校專家合作成立技術團隊,主打中藥科技、無抗養殖,并先后取得7項知識產權專利,并且在去年成功通過山東省科學技術廳認定,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企業。經過長達五年的準備積累,企業推出的葉黃素蛋、DHA雞蛋等創新產品迎來了“爆發期”。今年初,他們在京東旗下會員制精選超市1號會員店上架的自有品牌DHA雞蛋,雖然售價是普通雞蛋的兩倍多,卻一經推出便在零售市場持續飄紅,一天銷售最高可達二三萬盒。
事實上,眼下以新業態取代舊業態為特征的迭代,正在零售行業加速蔓延。號稱阿里新零售1號工程的盒馬,從最早的盒馬鮮生店、到盒馬MINI、盒馬鄰里、盒馬X會員店,其2016年誕生以來的短短幾年間已經嘗試了近10種業態。另一方面,所謂新零售的風口上同樣不乏風沙。新零售另一代表企業永輝超市此前發布公告稱,預計2021年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同比減少44.7億元,凈虧損38.9億元,這是永輝2010年上市后,首次年度錄入虧損。
變局之中,山東零售業企業也在不斷“上新”。例如,家家悅瞄準本土倉儲式會員店,去年底首家會員店正式在濟南開業,由400多位成員組成專業采購團隊,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羅了3000多款商品,直接對接廠商,力求以“優質優價”打動顧客。銀座股份提出,推進存量門店產品線打造,增強會員黏性,提升會員運營能力。利群股份則在著眼加快便利店、社區店等布局力度的同時,成立華東區供應鏈公司,加快拓展外銷業務。
某種程度上,零售企業正在被拉回同一起跑線,誰能創造出更多玩法,吸引消費者下單,好戲或許才剛剛開始。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