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截至去年末險資投資股票及股票型基金3.2萬億,銀保監會鼓勵險資配置權益類資產
近日,銀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提出,要積極支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資,促進融資結構優化。引導信托、理財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開展真正的專業投資、價值投資,成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險資長期投資的優勢,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
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表示,將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優勢,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
數據顯示,保險資金投資債券、股票、股權三者的占比保持在近60%。截至2021年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3.2萬億元,其中投資債券9.1萬億元,投資股票2.5萬億元,股票型基金0.7萬億元。此外,保險資管公司發行管理的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余額3.2萬億元,主要投向債券、股票等。
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低
根據銀保監會2020年發布的《關于優化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及近年來披露的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情況,我國保險機構配置權益資產的上限應該普遍在25%~30%,但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保險機構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占比顯然還較低。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險資運用余額為216801億元,同比增長17%;到了2021年末,險資運用余額繼續上升,達到232280億元,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7%。但是險資配置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金額卻并未大幅上漲。
2019年末,險資配置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金額為24365億元;2020年末,險資配置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金額為29822億元;2021年末,險資配置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金額為29505億元。從配置比例來看,2017~2021年,險資配置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一直在12%左右。
“通常來說,保險資金具有期限較長、規模較大、來源較穩、成本剛性和償付能力約束等特點。”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裁賈飆撰文指出,保險資金的特點決定了保險資金運用和保險機構投資的風格和理念。
去年以來,權益市場波動加劇、部分核心資產出現估值泡沫化等現象,讓險資在增配權益資產時更為謹慎。有業內人士表示,險資負債端有一定的成本和期限,險企對相關資產的管理需要與負債相匹配。
中長期配置價值已凸顯
監管信號已經釋放的情況下,作為參與者的保險機構及保險資管機構又是如何看待權益市場的呢?
“從當前所處的增長和政策周期來看,國內經濟穩增長仍然是決定A股市場方向的關鍵因素。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廣闊的內需市場和較強的制造業實力,在各方面展現出充足的活力和發展潛力。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經濟政策和對資本市場的呵護,是長期看好A股市場發展前景的有力支撐。”
平安資產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展望A股市場未來趨勢,經過近兩個多月估值壓力的釋放,目前市場估值已經回歸至合理水平,以滬深300為例,其估值已回到過去10年的均值。從跨資產比較的角度來看,股票相較于債券等資產的性價比已較為明顯。
中國人保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祝用在業績發布會上也表示:“展望后市,我們認為權益市場短期處于筑底階段,但中長期配置價值已經凸顯。短期來看,金融委會議研究了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針對當前影響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予以明確回應,釋放了積極信號,市場極度悲觀預期正在逐步扭轉,市場信心正在逐漸恢復。中長期看,權益市場具備戰略配置價值。”平安資產方面也認為,雖然短期市場調整加劇,但對未來整體投資的前景充滿信心。
險資積極調研二級市場
在信心不斷增長的同時,保險機構也透露了下一步的投資計劃。
李祝用從兩方面闡述了中國人保在權益類資產配置方面的策略:在風險可承受范圍內,權益投資圍繞戰略資產(SAA)配置中樞,在估值相對低位,主動提升配置比例,積極開展再平衡操作;在具體權益品種方面,既積極把握受益于穩增長政策、傳統經濟、行業估值均值回歸帶來的階段性投資機會,也要重點把握消費升級、科技創新、健康養老和綠色低碳等新興戰略行業快速成長帶來的結構性投資機會,構建符合經濟發展方向和穿越周期的投資組合。
中國人壽總裁助理、首席投資官張滌也表示,在大類資產配置框架下,中國人壽會按照配置邏輯和長期配置的理念持續地在權益投資方面進行配置安排,同時也會發揮系統內、系統外不同管理人的不同風格,構建一個長期均衡的組合,最大限度地把握長期配置機會,同時又可以有效地管控短期波動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險資在二級市場調研次數也在增加。
Wind數據顯示,自2022年初至3月29日,保險機構合計調研1995次,較2021年同期大幅增長,調研個股總數也達到1742只。
其中,長江養老調研總次數居首,達到176次,國壽養老、平安養老緊隨其后,分別調研155次、131次,國華人壽調研也達到128次。此外,太平養老、友邦保險、前海人壽、亞太財險、前海人壽、人民養老、中郵人壽今年以來的調研次數均超過50次。
對于保險機構調研節奏的明顯加快,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對金融委會議釋放信號的響應,也為后續險資配置快速介入作好了準備。”
光大證券表示,隨著我國股票市場不斷發展完善,預計股票市場將提供更加穩定的回報。保險機構未來在總體資產配置與權益類資產內部配置的調整中增配股票的空間仍然很大。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