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吳思
4月14日,恒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恒進感應”)成功過會,這是北交所4月以來過會的第5家。目前北交所共有90家上市公司。
恒進感應深耕熱處理行業,是感應熱處理設備供應商,2021年12月,公司榮獲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營收凈利雙增長,其中實現凈利潤5434萬元,同比增長49.8%。公司擬公開發行募資3.3億元,用于感應熱處理設備制造項目(一期)等。
風口財經注意到,這家擬上市的“小巨人”依賴前五大客戶,且存在業績波動的風險。
營收同比增超4成
依賴前五大客戶
恒進感應成立于2002年,2016年8月9日掛牌新三板,深耕熱處理行業,從事中高檔數控感應熱處理成套設備及其關鍵功能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公司的感應熱處理淬火機床產品主要應用于風電裝備(軸承)、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領域。
業績方面,,恒進感應表現不俗。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43.24%,凈利潤為5434萬元,同比增長49.8%,扣非后利潤為5314萬元,同比增長55.56%。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其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已授權的專利104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75項、外觀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5項。此外,恒進感應是“湖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北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示范企業,擁有“湖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湖北省工業設計中心”、“湖北省智能感應熱處理設備研發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多個身份。公司參與制定1項行業標準、承擔過2項湖北省科技廳重大研發項目。
據了解,公司已經成為羅特艾德、新強聯、洛軸集團、天馬集團、三一集團、徐工集團、濟寧松岳、萬向集團、江淮汽車、東風汽車、經緯紡織等一批國內知名大型企業的感應熱處理設備供應商。
風口財經注意到,公司的主要客戶大多為國內生產風電軸承、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的龍頭企業。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6.44%、80.20%和74.03%,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
公司表示,客戶集中度較高的原因主要為定制化商業模式導致客戶黏性較高,下游應用領域行業集中度較高;同時,公司目前規模較小,生產能力有限,集中力量服務于老客戶。雖然目前發行人在手訂單充裕,老客戶復購率較高,但是若下游行業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因素影響發生重大變化、下游行業發展放緩,導致下游客戶的產品需求或主要采購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進而影響主要客戶銷售的持續性,可能造成公司業績下滑的風險。
業績波動較大
或受風電政策影響
風口財經梳理發現,2016年至2019年,恒進感應的營收保持在4000萬元~5000萬元,而在2020年,恒進感應營收同比增加94.20%至近1億元,凈利潤同比增加130.84%。在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有所上升,但增幅縮小。由此可見,恒進感應存在明顯業績波動。
公司表示,目前經營規模較小、資本金實力較弱,且宏觀經濟、下游需求、行業競爭格局、下游客戶驗收條件等外部因素,以及研發周期、研發強度、管理水平等內部因素都可能影響公司當期業績,若未來上述因素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導致公司未來經營業績存在較大波動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雖2019年至2021年公司業績持續增長,但恒進感應的下游行業增速放緩,也可能導致業績波動。
據了解,恒進感應下游客戶主要集中在風電裝備、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多個先進制造領域。目前上述領域發展勢頭良好,但下游客戶所在行業的發展大多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度較高,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及其周期性波動會對下游產業的結構升級,以及終端客戶的經營情況、資金周轉速度及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對高檔熱處理機床的需求。
如果未來風電裝備、工程機械和汽車制造等下游行業不景氣、增速放緩或下滑、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下降,將會減少對發行人感應熱處理設備的采購,則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情況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2019年國家出臺電價下調、補貼退出等風電行業相關政策,風電行業經歷了“搶裝潮”,2021年新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風電行業“搶裝潮”結束之后,如果風電行業投資不能保持持續增長,公司下游風電軸承生產企業進口替代進程放緩,將減少風電領域數控感應淬火機床的需求,進而影響恒進感應的業績增長,公司可能存在業績大幅下滑的風險。
僅經三個月過會
北交所提速也提“質”
風口財經注意到,恒進感應上會速度很快。從申報于2021年12月24日獲受理至今,僅3個多月,期間公司僅經歷了一輪問詢。
2021年8月,恒進感應進入輔導期,12月10日,公司通過北交所上市輔導驗收。之后公司于12月21日向北交所報送了申報材料,于12月24日獲受理。2022年1月24日,公司收到審核問詢函,3月28日完成回復。
3月中旬以來,北交所打破了此前“一周一審”的頻率,改為了“一周兩審”,加快了新股上會審核的步伐。截至4月14日,北交所2022年共上會18家,過會企業數量為16家。
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表示,1、2月份北交所上市委審核公開發行企業數量較少,一方面是因為春節假期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一些企業的報告到期,需要補充披露最新的年報數據。3月份以來審核加速主要是因為待審企業補充完年報,預計未來三個月北交所新股審核將進入高峰期。
“拓展市場規模”是2022年北交所的主要任務,風口財經了解到,為了提高審核效率,北交所做好審核與注冊分工銜接,保持常態化發行上市,細化審核關注要點,精煉招股書信息披露要求,增強行業包容性,擴大市場對創新型中小企業覆蓋面。
此外,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近期組織召開證券公司推薦保薦業務發展座談會,會議指出,證券公司要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擴大北交所上市、新三板掛牌項目申報和儲備規模。同時強調,要加快推薦、保薦申報和儲備項目的推進速度;嚴把質量關,切實提高執業質量;積極參與特色中介建設,從中小企業發展特性出發,逐步建立起全鏈條、長周期的服務模式,加大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支持力度。
今年以來,北交所還對多家券商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申萬宏源、開源證券、東吳證券等,多因信息披露違規。北交所相關人士強調,上市委堅持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堅守財務真實性底線,聚焦審核重大性和針對性,通過審議和問詢,督促中介機構切實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壓實中介機構責任,防止“帶病闖關”。市場參與各方需助力形成創新創業熱情高漲、合格投資者踴躍參與、中介機構歸位盡責的良性市場生態。
(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