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首個出廠價站上千元的大單品誕生。
日前,郎酒旗下銷售公司發布價格調整通知,4月14日起53度500ml青花郎計劃內出廠價上調100元至1009元/瓶,超越飛天茅臺969元/瓶的出廠價,成為行業內首個站上千元出廠價的大單品。
一位接近郎酒的業內人士表示:“青花郎是郎酒核心高端戰略大單品,4月1日起已暫停接收訂單和發貨,渠道商傳言可能漲價,如今傳言被坐實。此次調價可能有兩方面考慮,一是基于對品質的信心,二是提升品牌勢能,拉開與競品的檔次。”
突破定價“天花板”
雖然出廠價超越茅臺,但青花郎指導零售價仍為1499元/瓶,與飛天茅臺持平。記者在京東平臺上看到,青花郎的實際零售價在1200元/瓶左右,與飛天茅臺2600元/瓶左右的實際零售價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多年來,飛天茅臺969元的出廠價,1499元的零售指導價,一直被視為中國主流高端白酒的定價“天花板”。此番出廠價超越飛天茅臺,郎酒意欲何為?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在當前醬酒品類競爭中,郎酒的地位較為尬尷。面對前有茅臺,后有習酒、國臺等緊追不舍的局面,郎酒需要加大市場投入、加大圈層營銷、加大與消費者的互動。郎酒正處于品牌提升的關鍵階段,提高出廠價有助于挖掘和利用消費者的心智資源,提升消費者對于郎酒的價格預期。
“大單品提價肯定之前做了很多的調研和評估,最終敢于漲價,這就是青花郎的自信。”有經銷商表示。
“為了支撐漲價之后的銷售,郎酒可能會進一步進行控量。同時加大市場投入培育消費者,從而穩定產品的價格剛性。”知趣咨詢總經理、白酒分析師蔡學飛表示。
面對調價與銷量問題,郎酒董事長汪俊林看得更為長遠。汪俊林曾強調,“白酒定價權始終在消費者手中,漲不漲價是企業可以決定的,但買不買單是消費者決定的。”在3月28日舉辦的“郎酒醬香產品企業內控準則”發布會上,汪俊林說,郎酒要遵循“不追求短期的、不合理的銷售額”“不壓貨,不透支市場”的原則。
為品質“立法”
3月28日,郎酒發布《郎酒醬香型白酒企業內控準則》,用六大章節、115項企業標準,對釀制、儲存、篩選、勾調、上市的每一個環節,每一滴郎酒的生產全過程進行規范。
在接近郎酒的業內人士看來,“內控準則”更像是郎酒對于品質自信的“宣言”,是郎酒品質的秀“肌肉”。
郎酒表示,此次準則的發布,是對消費者鄭重的品質承諾,讓消費者更加信任郎酒的品質,更加放心地消費郎酒。汪俊林表示,此次公開內控準則,是為郎酒正本清源,讓消費者“喝得明明白白”,讓郎酒品質真實、透明、可追溯、可感知、可體驗。
從2002年的3億元銷售回款到2021年超150億元銷售匯款,郎酒走過漫長曲折的道路。“從2015年起,我們就下定決心,只有極致品質才是郎酒做強、做長、做大的唯一道路。”汪俊林表示,幾經上下沉浮,公司對品質有了更深的理解。
據了解,為確保產品嚴格按準則執行,郎酒必須有數倍于銷售量的產量和貯量。從今年起,每年10月重陽下沙時,郎酒將會公布當年的儲量、次年的產量,以及次年的計劃投放量。
“我們公布賣了多少酒、存了多少酒,是為了讓我們的消費者能算清賬。如果郎酒有朝一日賣出1萬噸紅運郎,那大家就知道我們是在賣假酒。這是對我們自身最好的監督。”汪俊林認為,行業經過長期發展,市場更加理性,廣大消費者對白酒也有自己的認知。
穩步推進上市
作為川酒“六朵金花”,郎酒和劍南春是唯二未上市企業。
2020年6月,謀求上市多年的郎酒預披露IPO招股書,擬沖刺深交所主板。但在2021年6月預披露更新招股書后,便沒有了下文。
據悉,證監會于2021年曾披露《反饋意見》,要求郎酒補充說明“郎酒集團改制是否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等53個問題,其上市計劃陡生變數。
自2016年3月金徽酒上市以來,白酒板塊已有6年未添新軍。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監管層對于白酒證券化有著嚴格的約束,近年來多家白酒公司沖擊上市或借資產重組曲線上市均未成功。
郎酒能否成為繼貴州茅臺后的“醬香”第二股,備受資本市場關注。在3月28日的發布會上,汪俊林表示:“郎酒正按證監會要求,穩步推進上市。但不管上不上市,郎酒的品質都是最重要的。上市是為了讓郎酒更加規范,我們對于上市持平常心。無論上市與否,郎酒都會沿著自己的發展道路繼續向前行。”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