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
各個省份近日也陸續發布“一季報”。截至目前,據小編不完全統計,已有22個省區市發布2022年一季度GDP數據,超過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七成。
從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來看,目前江西(6.9%)、福建(6.7%)、湖北(6.7%)暫列前三,北京(4.8%)、河南(4.70%)、天津(0.1%)排名暫居最后三名。
目前公布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的省區市2022年一季度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制表 每日經濟新聞 數據來源:各省統計局、地區官方媒體
天津同比增0.1%
江西目前最高同比增6.9%
4月18日,中國經濟首季報出爐。一季度,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主要指標增速基本穩定,發展質量效益有所提高,開局總體平穩。但世界局勢復雜演變,國內疫情近期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今年一季度,上述22個省份GDP均實現了正增長。從一季度GDP總量方面來看,山東、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7省均超過一萬億元,山東以19926.8億元暫居第一。
從增速方面來看,共有19個省份增速高于4.8%的全國水平,江西、福建、湖北、貴州、山西、湖南、海南表現亮眼,均超過6%,其中江西暫時以6.9%暫時領跑全國。
北京的增速與全國持平,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朱燕南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結果來之不易。”面對國內疫情多發頻發和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等多重考驗,北京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實現平穩開局。新興動能加快成長是北京一季度經濟主要特點之一,主要體現在高精尖產業、數字經濟及企業研發創新等領域。數據顯示,北京全市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3873.6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7.2%,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2%,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
天津和河南是目前唯二增速低于全國的省份,其中河南增速為4.7%,天津僅為0.1%。天津市統計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總的來看,一季度天津經濟運行保持增長,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穩企紓困政策落實到位,各類企業生產恢復,全市經濟將持續穩定恢復。
解讀:2017年,天津GDP增速由上一年的9.1%驟降至3.64%,增幅掉了近2/3,此后幾年天津的經濟增速一直居于低位,2018年3.6%、2019年4.8%、2020年1.5%。斷崖式“跳水”的背后,有當地“自揭家丑”“擠水分”的因素,也有產業結構偏重偏舊、新動能增長青黃不接、資源環境難以為繼的困境。
2021年天津地區生產總值1.57萬億元,增速6.6%,雖然依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8.1%),但增量超過1600億元,為近年來最大增量。當地媒體曾指出,這得益于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成效。那么,為何今年一季度增速下滑至0.1%?
這背后有疫情影響的因素,今年1月8日,天津突發本土奧密克戎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國內首個正面迎戰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城市。反映在經濟數據上,天津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下降4.5%,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3.9%。
疫情對國內需求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經濟運行會回歸正常軌道。此前天津“兩會”上,面向2022年,天津將GDP增長目標定為5%以上,如何完成目標,壓力留給了下三季度。
如何理解一季度經濟增長數據?
如何看待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
據新華網思客,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在目前新冠疫情再次上揚和俄烏事件沖突這兩大超預期事件的沖擊下,我們能夠保持在這樣的一個水平,還是來之不易的。
如果從季度數據來看,在世界經濟中這是一個相對偏好的數據。但更重要的是在兩大超預期事件的沖擊下,還要看到一季度數據所帶來的趨勢性變化,這是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
投資“引擎”如何提振?
劉元春表示,一季度保持比較好的是投資和出口,從需求端看,這是中國經濟穩定的兩個核心。隨著穩增長一攬子方案的實施、“十四五”一些重大項目的開啟以及一些政府工程的適度前置,一季度投資的整體情況還不錯。
具體來看,基礎設施同比增長8.5%,制造業投資增長15.6%,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7%,這說明一系列“穩投資”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一些傳統的投資擴張政策實施的效果比較明顯。
與1-2月的數據相比,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下滑了2.9個百分點,這主要來自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房地產投資在整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占比高達70%,因此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很重要,倘若持續低迷,可能對投資的回升造成很大壓力。
下一步來看,隨著一系列房地產調整政策陸續發揮作用,我們可以預見,投資應該是下半年的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的一個核心。
如何更進一步拉動內需提振消費?
劉元春表示,消費跟疫情密切相關,目前整個疫情由于病毒變異,特別是病毒傳染性大幅度提高,影響了我們一些經濟核心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
疫情沖擊最大的一個是服務性行業,另一個是消費,對于消費的變化,要求我們不能簡單地依賴于一般常態經濟下滑時的擴消費政策,而必須要根據疫情的狀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節。
第一,暢通供應鏈物流鏈,防止由于供應鏈物流鏈出現瓶頸后,影響消費。
第二,要關注疫情對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沖擊問題。因此我們的擴需求政策,要適度地從投資端向消費端和民生端傾斜,對于一些生活困難群體的補貼力度要加大。我們可以通過購物券的形式,或者一次性發放疫情補貼的形式來完成。
促消費要有系統性的舉措,特別是疫情期間,要針對這種現象采取相應舉措,而不是簡單地按照過去比如說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的一些模式來進行。
溫彬:預計后三個季度增速或逐季回升
超預期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經濟增長還能否實現5.5%左右的增速目標?
據中國新聞網·中新財經21日報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一次視頻訪談中表示,“我對全年實現GDP5.5%增速的目標還是有信心的。”
溫彬說,“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總體開局平穩,生產、投資、物價、國際收支等數據保持在合理區間。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應該是今年的低點,未來三個季度可能會是逐季回升的走勢。”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從國際收支看,貨物貿易順差擴大,服務貿易逆差縮小,外匯儲備穩定在3.2萬億美元左右,國際收支狀況保持穩定。
溫彬也指出,今年國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多新變化,特別是3月份以后,一些經濟指標出現了邊際回落,制造業PMI、非制造業PMI都跌入了收縮區間。“特別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月同比下降3.5%,反映目前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下個階段要進一步加大逆周期宏觀調控力度。”
“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的不利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溫彬說,全年經濟運行要保持在合理區間,上半年經濟能否穩住很重要,這就需要盡快控制住疫情。
此外,溫彬還認為,當前要更加重視中小微企業的經營壓力和困難。“原材料漲價、需求減弱等,給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沖擊還是比較大。”
“中小微企業是承載就業的主體,穩增長的核心目的就是穩就業。要多措并舉穩住中小微企業,通過穩市場主體來實現穩就業的目標。”溫彬補充道。
除了繼續加大逆周期宏觀調控力度外,溫彬表示,針對疫情沖擊影響較大的一些行業以及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要加快落實減稅降費等措施,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