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國,印度也沒有那么熱衷于“生娃”了。
印度衛生部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印度總和生育率已降至2.0。總和生育率是指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生育的子女數。通常認為,如果總和生育率長期低于2.1,將無法實現人口更替,人口會進入下降通道。
但目前,印度人口并不會立即萎縮,因為人口總體尚年輕,實現人口更替還有很長的時間要走,所以短期內人口非但不會減少,且還會有小幅增長。根據《2019年聯合國世界人口前景報告》,到2027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教授黃迎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印度生育率下降,總體上來說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同時印度政府長期以來也一直通過各種辦法提倡和鼓勵降低生育率,最終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他也指出,雖然趨勢如此,但由于這一調查是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進行的,且調查的樣本容量有限,可能會影響到具體數值的準確性。
印度人口增長來到十字路口
此次公布的報告名為《印度全國第五次家庭調查報告(2019-2021)》, 顯示印度總和生育率降至2.0,其中城市總和生育率更低,僅為1.6,而偏遠地區總和生育率為2.1。在上一次調查的2015至2016年間,總和生育率仍位于人口更替水平線上方的2.2。
同時,在印度國內,不同邦的生育率也千差萬別,同很多經濟社會指標一樣,呈現出明顯的南北差異。如以印度南方的果阿邦為例,其為印度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邦,在此次調查中,總和生育率為1.3,恰恰等同于2020年中國的總和生育率。而在北方的比哈爾邦,總和生育率為3.0。
印度專家警告到2035年,印度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將顯著上升,人口結構不再呈金字塔狀,屆時人口紅利的窗口將關閉。預計在2050年左右,總人口達到峰值的16億,到2060年,印度人口將出現顯著萎縮。
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對于印度民眾不愿再多“生娃”,黃迎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印度歷次的調查來看,印度人口生育率不斷下降是符合預期的,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他說,經濟往上走,人的觀念發生改變,養育的成本也在上升,這是社會轉型的必然結果。
人口增長過快不利于社會的長期發展,還會導致環境惡化。因此印度一直在采取各種措施來控制人口增長,諸如普及避孕方法以及采取計劃生育。
印度的人口計劃是在1952年開始提出的,是世界上最早將計劃生育作為國策的國家。但這項政策,除英迪拉·甘地擔任總理時期以外,一直以鼓勵和倡導為主,效果短期內十分有限。
不過對于此次調查的具體結果,黃迎虹也向第一財經記者提出了他的質疑。他表示,首先對于印度這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此次調查的樣本容量僅為約60萬戶家庭,代表性恐怕不夠。
同時黃迎虹還指出,此次調查正好處于疫情流行的特殊時期,民眾對生育態度謹慎,在普遍意義上打了折扣。
位于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羅爾的育齡女性迪帕就表示:“我很確定,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看法,任何想要小孩的人現在都會更加慎重地做決策。”
她還說,過去一年多,她身邊有很多朋友要么推遲、要么徹底放棄二胎計劃,而那些未生育的朋友也有了推遲生娃的打算。
男女比例問題
另外引人關注的是,在此次調查報告中還顯示,當前印度男女比例為1000:1020,意味著印度女性人口數量,在有記錄以來,首次超過男性。
有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女性壽命要長于男性。印度人口基金會專家表示,這一數據反映出積極的人口性別比例改善,但印度在性別平等領域還有大量工作要做。
印度在傳統上重男輕女,認為女孩是家里經濟負擔,根據印度婚嫁傳統,嫁人需要娘家籌備大量嫁妝,而男孩賺錢養家,能為父母養老。黃迎虹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女性的地位這些年來有在慢慢地改善,但對于女性的歧視,特別是在農村還大量地存在。
不少印度夫婦會在產前進行性別篩查,導致不少女性胎兒“被淘汰”。 長期以來,印度一直被稱為“女性消失大國”,這一概念最初由印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Amartya Sen)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提出,當時印度男女比例為1000:927。
所以在新數據公布后,很多印度專家和團體對此提出了質疑。黃迎虹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前數次調查都顯示男性人數大大高于女性,且近年印度男嬰出生率仍然顯著高于女嬰,為何如今女性比例突然高于男性,讓人難以信服。
當前新生男嬰和女嬰的數量為1000:929,盡管男嬰數量還是比女嬰多,但比起五年前的1000:919已經平衡了許多。更為可靠的男女比例有待印度全國人口普查才能揭曉,原計劃印度會在今年公布結果,但因新冠疫情人口普查工作被推后。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