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偷逃稅要案中,時常出現涉稅中介出謀劃策和實施的背影。一場全國打擊涉稅中介多種違法違規行為的整改行動,已經拉開帷幕。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規范涉稅中介服務行為 促進涉稅中介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在今年4月至9月聯合開展規范涉稅中介服務行動,著力解決涉稅中介違規提供稅收策劃服務、幫助納稅人逃避稅,以及在各類自媒體、互聯網平臺發布違法違規信息招攬業務、歪曲解讀稅收政策、擾亂正常稅收秩序等問題,從而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保障國家稅收利益和納稅人繳費人合法權益,維護國家經濟秩序和稅收安全。
一位地方稅務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在一些短視頻等網絡平臺上,一些所謂的稅務師等宣講不靠譜的稅收策劃等,鼓動納稅人偷逃稅,這不僅損害了國家稅收利益,而且給企業、個人也留下巨大稅收風險,還造成稅收咨詢市場混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當前確實要大力整頓。
此次為期半年的全國整改行動,首要規范內容是打擊涉稅中介違規提供稅收策劃服務。
《通知》談及此次規范涉稅中介服務行為相關工作重點之一是,涉稅中介通過各類自媒體、互聯網平臺以對避稅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為噱頭招攬業務,以利用注冊“空殼”企業、偽造享受稅收優惠資質等方式,幫助納稅人偷逃稅款或騙取享受稅收優惠為目的,違規提供稅收策劃服務的問題。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稅務專業學位行業導師汪蔚青告訴第一財經,在一些網絡平臺上經常可以看到所謂的“合理避稅”廣告或宣傳,這些自媒體背后多數是給一些地方園區招商引資的中介機構如會計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律所、咨詢公司等在運營。他們往往號稱可以幫你在所謂的“洼地”注冊一些空殼企業,然后利用地方的稅費優惠,讓你享受極低的實際稅負。由于這些涉稅中介跟地方簽訂的招商協議是按照入駐企業數量或繳納的稅費金額來獲得服務費,因此他們會通過網絡平臺去招攬業務。
汪蔚青表示,另外還有些中介通過幫助企業“有技巧”地申請知識產權等方式,來幫助企業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從而讓企業享受15%企業所得稅稅率等優惠政策。還有些涉稅中介根據各地不同產業稅收優惠政策,來幫助納稅人“獲取”資質去享受這些稅收優惠。
另外,此次《通知》還將重點聚焦兩大問題,一是涉稅中介通過各類自媒體、互聯網平臺發布涉稅服務虛假宣傳及廣告信息,妨礙市場公平競爭、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問題。二是涉稅中介通過各類自媒體、互聯網平臺發布不實信息,歪曲解讀稅收政策,擾亂正常稅收秩序的問題。
比如,每當個人所得稅年終匯算時,就有人在短視頻等平臺推出所謂的“退稅秘笈”,其實是誘導納稅人少報收入,或虛假申報扣除項目等方式,以達到匯算后實際應納稅額小于此前預繳稅額,從而獲取退稅。在利益誘惑和專業能力欠缺下,一些納稅人聽信所謂的“退稅秘笈”從而違反相關法規。
此次整改行動,稅務、網信、市場監管部門緊密配合。稅務部門監測涉稅中介發布的違法違規信息,并對相關信息進行甄別,對涉嫌虛假宣傳的,要將發布主體和發布平臺的信息推送給網信和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對涉嫌虛假廣告的,要將廣告主、廣告發布者及發布內容推送給市場監管部門確認處理;對涉嫌歪曲解讀稅收政策以及違規提供稅收策劃服務的,要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并將涉稅中介發布虛假廣告等違法違規行為納入信用管理。
其中,對于涉嫌違規提供稅收策劃服務,幫助納稅人偷逃稅款或騙取享受稅收優惠的,稅務部門要對涉稅中介及相關委托人進行立案查處。
此前一些地方稅務部門披露過處罰涉稅黑中介的案件。
比如,去年底國家稅務總局漯河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稅收大數據分析和相關線索,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依法查處了以王曉晨(男)、朱強(男)、冷越云(女)為首的文娛領域“黑中介”涉稅違法案件。這三人利用他人身份信息,在全國11個省市注冊600多家企業,以從事影視勞務外包、推薦演員和宣傳合作等名義,在沒有發生實際經營業務的情況下,為有關文娛領域從業人員虛開發票,并幫助有關文娛領域從業人員設立“空殼”企業逃避繳納稅款,從中牟取非法利益。
根據《通知》,5月底前為涉稅中介自查整改階段。而此后經稅務檢測研判后,未整改涉稅機構將被調查處理。
汪蔚青表示,預計在5月底前,一些違規涉稅機構將對此前宣傳內容進行整改。此次整改行動將有助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也有助于保障國家稅收利益,推動涉稅行業健康發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