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的救治過程中,小分子藥物的及時使用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輕癥向重癥的轉化。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從上海多家新冠定點醫院的一線重癥救治醫生方面了解到,目前輝瑞的新冠口服藥已經在定點醫院大范圍使用。
截至4月25日,上海本輪疫情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人數已經達到287例,死亡190例。重癥患者的救治將成為下一階段疫情防控中最大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重癥學科主任皋源教授自疫情以來就一直參與重癥患者的救治,目前他也是仁濟南院定點醫院專家組常務副組長。
皋源4月26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所有的病人,只要有需要,我們都會給他們用新冠小分子藥物,該藥物目前適用于12歲以上的患者,適應人群為由輕型向重癥化發展的高危患者。”
皋源表示,小分子藥物的使用最好是出現癥狀5天之內,但是如果癥狀出現超過5天,判斷有向重癥轉化傾向的患者,也仍然可以考慮使用該藥物。
但他特別強調,有幾類患者是明確不能使用新冠小分子藥物的,一類是12歲以下的兒童,目前仁濟南院收治了200多名5歲以下的兒童,也包括一些肝移植術后的兒童和少數重癥兒童;另一類是血透患者不能使用;還有一類是肌酐清除率小于30的患者不能使用,肌酐清除率在60以下的患者使用需要減量。
“用藥最主要的原則是安全,不能引起不良反應。比如血透患者為什么不能用小分子藥?因為目前還沒有血透患者的臨床數據支持。”皋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正在閔行老年醫學中心定點醫院ICU(重癥監護)病房支援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治醫生吳軼喆博士告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輝瑞的新冠小分子藥現在大概在我們一半的患者身上都開始使用了,這也受益于藥物的供應量最近上來了。只要是符合指征,有進展成重癥或危重癥可能性的患者,我們都可能用上。”
吳軼喆還表示,小分子藥物在符合條件的患者身上建議盡早使用,對于一些腎功能、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則需要減量使用。
定點醫院的ICU是新冠救治陣地的重中之重。皋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仁濟南院ICU床單位數量與收治成年患者的比例接近10%,已超過了國家的ICU床單位設置的一般標準。
仁濟南院目前擁有床位892張,ICU床位接近40張。皋源表示,目前該院的患者主要來自浦東幾大方艙,以及浦東、徐匯等醫院轉運的病情較重的患者,同時也接收兒童、孕產婦以及血透患者。
據皋源介紹,目前仁濟南院ICU中60歲以上的患者比例占80%以上,其中80歲以上患者占比超過30%,最高齡的97歲,有一種以上基礎疾病患者的比例超過96%,有三種以上基礎疾病患者比例超過50%。
“一些老人由于不能進食,出現了電解質紊亂、血糖波動等情況,這些是常見的問題。如何加強高齡患者的營養治療顯得尤為重要。”皋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