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603259.SH)3月21日披露了2022年年報,全年營收達393.55億元,同比增長71.8%,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增速均創下歷史新高。同時,歸母凈利潤增速亦首次超過收入增速。
(資料圖)
目前來看,新冠商業化需求仍是藥明康德業績大幅增長的重要支撐,但該領域需求正快速萎縮,公司非新冠業務能否保持穩健增長受到市場關注。
從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作為主要負責新冠商業化項目的業務板塊,化學業務板塊在2022年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的收入增速將近40%,按此來測算公司2022年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的收入增速仍超過30%,回顧歷史來看依舊處于較高的區間。
從創新藥的技術發展角度來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藥物創新需求依然旺盛,行業發展前景有望持續樂觀,包括藥明康德在內,一些在新技術領域布局領先的頭部CXO公司,有望搶占先機。
CXO龍頭持續穩健發展
近年來,國內CXO行業持續高速增長,訂單增長也較為迅速,尤其是海外藥企帶來的新冠藥物CDMO大訂單,成為推動近兩年頭部CXO公司業績高增的最大動因。隨著訂單陸續交付,藥明康德等頭部CXO公司在2022年均實現了業績的爆發式增長,無論是收入規模還是業績增速,均排名行業前列。
業績的高速增長,意味著這些頭部CXO企業均在不嚴重干擾既有業務的情況下,通過迅速產能擴充、提升產能利用率,較好完成了訂單生產任務,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這些公司強勁的業務實力和生產能力。
目前來看,新冠有效藥需求依然存在,相關CDMO需求短時間內并不會歸零。不過,對于新冠藥物需求前景,業內均抱有相對悲觀的預期。因此,非新冠業務的增長成為各企業備受關注的業績指標。
結合多家企業定期報告中已披露的數據,剔除“大訂單”收入影響后,藥明康德收入增速維持在30%以上,這也意味著公司既有業務受到新冠訂單擠壓較小,藥明康德內生性增長仍舊處于在一個正常向上的軌跡中。
整體來看,盡管近三年來醫藥行業內外部環境均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包括融資環境、國際貿易環境等等,但藥明康德作為行業龍頭,在這期間依然實現了穩健發展,并且在收入規模、盈利能力以及商業化能力方面實現了不小的突破。
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93.55億元,較2019年增長近200%;公司固定資產凈值也從2019年末的57.1億元迅速增加至2022年末的141.71億元。利潤率方面,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快速增長,產能利用率的持續提升,規模效應愈發明顯,2022年公司經調整non-IFRS利潤率將近24%,較2019年的18.7%提升了超過5個百分點。
公司持續強化獨特的一體化CRDMO(合同研究、開發與生產)業務模式,不斷降低研發門檻,推動WuXi Chemistry保持強勁增長,而且該成熟的商業模式對企業來說也能更好地抵御宏觀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
受宏觀經濟影響,全球生物醫藥基金總額在2021年一季度創下新高后一路下滑,直至今年前兩個月才恢復到同比正增長。作為受資金投入驅動的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會擔憂創新藥研發支持資金的減少是否會影響到CXO業務。
從藥明康德所披露的其WuXi Chemistry業務板塊的細節來看,公司基本盤仍保持穩定態勢,CRDMO平臺分子管線2022年新增分子973個,其中三期及商業化較后期的項目從上年的49個、42個躍升至57個、50個,該部分屬于確定性較高、規?;帕康碾A段,在目前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下能夠起到很好的業績支撐作用。在前端發現業務方面,2022年藥明康德完成了超過40萬個化合物合成,其中將近5600個是100克及以上的化合物。
根據藥明康德給出的2023年業績指引,公司2023年營收將突破410億元,預計經調整non-IFRS毛利同比增長12~14%。,備受關注的化學業務板塊,在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后2023年營收預計增長36%~38%。
CXO行業前景如何?
展望未來,CXO行業是否仍有可觀發展空間或者說創新藥的需求如何?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基于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以及人們對健康的極致追求,未來生物制藥產業需求依然旺盛,而越來越高的研發風險和成本也給醫藥外包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想象空間,CXO產業仍是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
長期以來,全球醫藥行業持續超額增長,其背后最主要的動力是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以及人們對健康的極致追求,以及在此推動下各國醫療衛生領域支出的持續增長。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全球醫藥衛生總支出預計從2018年的7.3萬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將8.3萬億美元,期間復合增速2.6%;國內醫療衛生總支出預計從2021年7.56萬億元增長至2035年22.1萬億元,期間復合增速7.96%。
全球醫藥衛生總支出、國內醫療衛生總支出持續增長將帶動醫療技術、醫療器械、醫藥產品的創新研發,新技術、新發現則給醫藥研發帶來更多的嘗試機會和空間。
從藥物研發本身來說,創新藥帶來的紅利并未消失,并且隨著新技術、重磅療法的突破,一個又一個百億美元新賽道正在開啟中,譬如近期較為火熱的降糖減重市場亦有可能產生千億美元收入的產品。
2022年,全球主要的跨國醫藥公司(MNC)收入超過百億美元的共有16家企業,總收入規模超過7000億美元,同比繼續上漲9.8%。其中,收入超百億美元的明星產品共有5款,分別是輝瑞新冠疫苗Comirnaty(378.06億美元)、艾伯維Humira(212.37億美元)、默沙東Keytruda(209.37億美元)、BMS明星抗凝藥Eliquis(117億美元)、吉利德Biktarvy(103.9億美元)。
在重大療法的突破上,2022年以來也取得了頗多進展,如RSV疫苗在歷經60多年后終于將迎來零的突破,首款疫苗有望在2023年上市,從而開啟一個新的百億美元賽道;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方面也即將獲得重大突破,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公司旗下THR-β激動劑Resmetirom在治療NASH III期藥物試驗成功,標志著這一少數沒有任何標準療法的常見病,終于將迎來首款標準化療法。
此外,ADC藥物領域日漸白熱化的競爭,細胞治療領域技術突破的持續加快,也勢必將掀起又一輪的研發生產浪潮。
對于這些即將開啟或正進入競爭高潮的賽道而言,主要創新廠商的新技術藥物往往是來自于早期的實驗室驗證,而如何將早期的驗證快速推進至臨床乃至商業化,簡單復制其他已成藥物的研發路徑不一定是最佳選擇。擁有成熟商業模式的CXO企業無論在生物學檢測、工藝開發、商業化生產等方面均具備經驗優勢,相比企業搭建自有平臺,借助CRDMO模式無疑將更快推動企業藥物研發進度。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