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一數據庫已無法滿足客戶多元化、差異化的應用場景需求,云原生+一站式才是數據庫的未來”。
3月24日,阿里云瑤池數據庫峰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阿里云數據庫產品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表示,云原生數據庫正在加速向一站式數據管理與服務演進,瑤池數據庫必須實現“云原生化、平臺化、一體化、智能化”。云原生數據庫起源于亞馬遜,是一種完全利用公有云優勢的數據庫服務,與傳統數據庫最大的區別是基于多種架構設計,能支持分布式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強、全面自動化、便捷化、智能化的特點。
【資料圖】
會上,阿里云發布了首次將PolarDB云原生數據庫和云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徹底打通融合的消息,形成“云原生一體化”的HTAP(混合事務和分析處理)解決方案。此外,阿里云還推出了全新多模數據庫Lindorm AI引擎,在數據庫內集成AI能力,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打造AIGC應用的數據基礎設施。
“云原生+一體化”
“PolarDB+AnalyticDB”的打通融合成為阿里云“云原生一體化”的HTAP解決方案的代表。這個方案的特點是為用戶提供統一入口,兼具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為用戶帶來一站式的數據庫使用體驗。阿里云介紹,基于某游戲客戶的真實測算,相比其他方案,云原生一體化HTAP方案以50%的成本提供了2倍性能。
“關于集中式數據庫和分布式數據庫的爭論都是毫無意義的,未來的數據庫只有一種形態,就是云原生數據庫。”李飛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云原生數據庫能夠提供的是云原生分布式一體化的能力。
在他看來,傳統數據庫和云原生數據庫下分別有集中式和分布式兩種類別,在傳統數據庫的部署形態下,資源沒有被池化,資源也沒有被解耦,把集中式和分布式打通理論上是做不到的。而在云原生數據庫形態下,因為資源池化、資源解耦,集中式和分布式不再分明,能夠實現從集中式到分布式的平滑過渡。未來,這個過渡會在智能化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提升對業務負載的判斷能力,存儲池化、云盤,會讓數據在云盤里自動遷移,讓業務無感知,即是分布式一體化具象的表現。
除此之外,李飛飛認為,離在線一體化也是大趨勢。“傳統大數據BSP,傳統在線的分析數據庫MPP,這個邊界今天也在快速被打破。”他透露,從客戶業務視角讓客戶不用再關心在線到離線的搬遷,而是讓平臺智能化的調度、混合負載的能力、在線離線工作的隔離機制來滿足該在線就在線,該離線就離線的需求,是阿里云正在研究和下一步要突破的技術。
數據庫智能化是未來
當天峰會上,阿里云還推出了全新多模數據庫Lindorm AI 引擎,在數據庫內集成AI 能力,對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處理,打造AIGC應用的數據基礎設施。僅需寫幾段SQL語言,就能在數據庫內完成模型的部署和推理,快速搭建起一個AI應用的平臺。
“Lindorm本身有多模數據處理一體化的能力,時序、文檔、寬表,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融合在一位,為做AIGC的應用打下了堅實的數據應用,因為AIGC需要多模態數據,這是前提。”李飛飛介紹Lindorm AI的推出,他強調多模態數據是不夠的,還需要豐富的強大模型,Lindorm需要提供靈活的模型導入的能力和接口,可以把第三方以及客戶自己研發的模型能夠一鍵導入到內核里,并且支持模型的數據庫化的存儲和使用,做各種應用所需要的推理,這是Lindorm接下來非常大的發展機會。
在OpenAI火爆的背景下,李飛飛強調數據庫的智能化。“兩年前還有人對這個有質疑,數據庫怎么智能化,今天OpenAI向我們展現了登月不是不可能。”在他看來,隨著智能化AI的平民化,云原生數據庫的運維和調優會變得更加智能化,“AI和數據化的深度結合其實已經發展幾年了,但在接下來一到兩年會加速。”
此外,本次阿里云瑤池數據庫峰會還預發布了PolarDB智能人機接口產品(NL2SQL),主要實現自然語言提出需求,系統直接轉換成SQL語言,即可自動完成多表、跨領域的復雜查詢,降低數據庫開發、數據分析及日常運維工作量。李飛飛透露,該接口產品將在下半年正式發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