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全面恢復線下辦展,首日(15日)人潮如織,全天進場人次37萬,其中外國人6.7萬;線上41萬,其中外國人28萬。
(資料圖)
此次廣交會首次啟用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新展館(D區),吸引了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名采購商報名參會,約3.5萬家企業線下參展,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堪稱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廣交會。
第一財經記者看到,此次廣交會還新設了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展區、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展區和智慧生活專區,現場科技感氛圍拉滿。
15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廣交會的一場論壇上表示,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正成為中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2022年,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這新三樣產品對出口增量的貢獻達到了40%。”
智能科技感氛圍滿滿,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4月15-19日為本屆廣交會第一期,主要參展企業范圍涉及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產品,電子電氣產品,家用電器,照明產品,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配件,化工產品,新能源,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等。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穩步提升,一些新興產業的競爭力也在快速成長。"機電產品出現了新的增長點,一些新能源產品增長較好,如風能和太陽能相關產品,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也出口可觀,這都是需要我們鞏固的成果。”他說。
第一財經記者在D區展館看到,三架自動駕駛飛行器十分吸睛,往來采購商和行人無不留步觀看。
據億航智能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三架飛行器分別是能夠搭載兩名乘客的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EH216-S、能夠解決高層消防難題的消防版自動駕駛飛行器EH216F以及載重量達到250kg的物流版自動駕駛飛行器EH216L。
此次展出的三款機型都具有無人駕駛、全備份安全性設計、智能指揮調度中心集群管理等技術優勢。未來可以實現多架不同型號的飛行器同時在上空作業,賦能交通、物流、文旅等行業。
而在新設置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展區,還可以看到來自文遠知行的無人駕駛小巴、自動駕駛出租車和自動駕駛環衛車等產品。
“本屆廣交會展覽規模再創新高,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更加豐富,各類新品的首發活動有300多場,新品的數量有80萬件,綠色低碳的出口產品進入本次展會展示的超過50萬件,智能產品13萬件,”李興乾表示,“這也意味著我們辦好這一屆廣交會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他表示:“我們廣泛邀請各級知識產權主管部門進駐廣交會,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發布知識產權投訴的重點自查目錄,指導參展企業做好展前自查,同時我們啟用知識產權投訴處理系統,提高案件處理和糾紛解決的效果,加大侵權打擊力度,營造良好的交易環境。”
李興乾表示,廣交會是中國最早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國際展會,從1992年開始就制定了專項辦法,設立了投訴接待站,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也在同一場論壇上表示,知識產權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是國際貿易的標配,中國政府始終一視同仁,同等保護國內外權利人的知識產權,致力于為貿易高質量發展構建一流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他介紹道,當前在各地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備案的外資和合資企業數量近3000家,享受和內資企業同樣的一站式授權、確權、維權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截至2022年底國外在華發明專利有效量達86.1萬件,同比增長4.5%,國外在華有效注冊商標203萬件,同比增長5.9%,充分體現了外國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知識產權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作用持續顯現。
萬商云集盛況重現
廣交會首日,第一財經記者看到,展會門口排起長隊,萬商云集盛況重現。
根據此前公布數據顯示,參會人群既來自歐美市場,也來自新興市場,預登記參會排名前10名的依次為:中國香港、印度、馬來西亞、泰國、美國、俄羅斯、菲律賓、越南、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
從工商機構組團情況看,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 41家工商機構將組團參會,其中印度Tibro商旅機構、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團組人數將超過200人。
從重點企業看,美國沃爾瑪、生牌、中央采購、史泰博、法國歐尚、家樂福、德國歷德、日本似鳥、阿聯酋 LULU、墨西哥科佩爾、香港屈臣氏等27家頭部跨國企業確認參會。
阿聯酋 LULU、法國歐尚、墨西哥科佩爾等5個團組人數都超過100人,其中美國沃爾瑪、日本似鳥團組人數超過200人。
阿聯酋LULU國際集團的全球營銷總監萊達古瑪在廣交會開幕式的發言中表示,其企業第一次參加廣交會是在2000年,每次參會經歷都收獲頗豐,這使得我們年復一年地與廣交會保持業務往來。
“我們總能在廣交會上找到優質供應商和新產品,并結識新朋友。廣交會幫助我們公司向客戶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促進了阿聯酋、中東和中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和平共處。”他表示,“重回線下展,我感到非常激動,我期待著在接下來這些天和在以后的日子里能找到新的產品和供應商,并結交新的朋友。”
霍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3年國內經濟的再次活躍和投資的增加,可能對穩定外貿產生貢獻。他稱:“我國貨源是充足的,即使外部訂單局部有變化,但整體上仍可以擴大拉美市場和東盟市場,尋找出路。現在看來,上半年外貿面臨著一定壓力,但下半年會有所緩解,因為國內經濟逐步活躍,整體預期逐步好轉,對支撐經濟增長有好處。”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