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的消息頻頻刷屏,為連續三日反攻的A股市場增添了一份亮色。
數據顯示,2月6日上證指數收盤漲1.7%,北向資金凈流入105.58億,為年內20個交易日中第3次單日凈流入破百億。而自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到去年年底,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突破百億的次數僅有7次。可見增量資金近期正大幅流入市場。
那么,北向資金集中買入意味著什么?
北向資金的定義對于不同投資者有著不同的理解,這里所探討的北向資金僅涵蓋通過陸股通由香港交易所進入A股市場的資金,即通過滬股通與深股通的狹義北向資金,不討論QFII及RQFII等其他外資投資渠道。資金來源的主要構成為香港及全球其他地區在香港開立證券賬戶的投資者,也可概括稱為“外資”。
從資金量上看,北向資金日均幾十億的資金凈流入對于單日交易量接近萬億的A股市場影響不大。不過,北向資金對A股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視。從投資結構和投資思路上北向資金相對于國內市場而言存在一些區別。北向資金擅長左側交易,即越跌越買,當系統性風險尚未消除且大盤砸出“黃金坑”時是北向資金青睞的絕佳入場時機。從選股特點來看,北向資金專注藍籌白馬股,在低估值時介入,在認為估值偏高時賣出。在投資者的印象中,“聰明”的外資會領先于大盤反應,有一定先導性,所以成為了投資者行動的重要參考。
那么北向資金是否真的那么“聰明”呢?我們從數據的角度加以分析。
從歷史數據上看,自2014年11月17日至今,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金額呈持續增長,于2018年末達到6,417億元,目前累計為10,652億元。
上表中,藍色曲線代表滬港通開通以來上證指數的走勢,橙色曲線代表北向資金凈流入前后50個交易日即101個交易日的均值。之所以采取較大的時區跨度主要是由于市場日內交易波動較為劇烈,較寬的區間可以更好地反映中長線趨勢。紅色虛線上的橙色點意味著日均北向資金凈流入為0。當橙色曲線向下運行時意味著流入A股的資金在相對減少,反之亦然。
雖然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不斷走高,不過仍可以看出有兩個區間北向資金呈大幅撤退,資金在一段時間內呈流出,與A股走勢背離。一個區間是2015年上半年牛市末期,另一個區間是利空釋放后的2019年第一季度的中線行情區間。
北向資金大幅買入與A股走勢分化的區間也同樣有兩個,一段是在2018年尤其是下半年,另一段即是2019年8月中旬起至今。
從細節時點上看,如果不做移動平均處理,以真實的連續五個交易日作為單周進行觀察,篩選出所有北向資金凈買入超過200億的單周,并將該周最后一個交易日提取出來(如果滿足條件的交易日是連續的且在一周之內,則取累計凈買入最大的那個交易日作為截止日),可以看到2019年前交易時點基本處于大底或階段性底部。
具體數據上也反映了這一點,北向資金大幅凈買入時上證平均點位為2905.43,相較滬港通開通以來的大盤點位便宜了約8%。如果排除掉2015年牛市的影響,那么北向資金大幅買入的平均點位相較滬港通開通以來的大盤點位便宜了約4%。
可以看出,北向資金高拋低吸的操作相當穩健,說北向資金是聰明的資金似乎并不為過。
目前的情況是,北向資金在2019年8月中旬起開啟了瘋狂掃貨模式,從2019年8月16日至今110個交易日凈流入3,274.88億元,平均每日凈買入29.77億元,而這一情況在近期仍在持續。這反映了外資對A股市場當前估值的低估以及未來估值將回歸預期的認可。我們也希望,在疫情邊際改善的情況下,市場估值能早日回歸,更重要的是疫情能早日消除。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