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短缺、汽車銷量下滑、自動駕駛事故糾紛、二次上市擱置,蔚來汽車最近的日子不太好過。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被很多人稱為“中國的馬斯克”,但他承認,自己與馬斯克還是有著非常多的不同。
蔚來下調銷量目標
還在為自動駕駛事故焦頭爛額的蔚來汽車,近期又要應對來自供應鏈方面更大的挑戰。如果供應鏈影響了汽車的量產,并導致新車上市放緩,那么這對車企而言將會是一個災難。
由于半導體供應鏈的不確定以及不穩定性,蔚來汽車周三下調了今年第三季度的交付預期。從之前的23000至25000輛下調至22500至23500輛。
上個月蔚來交付了5880輛電動車,同比增長48%。但遠不及理想汽車的交付量,理想上個月售出了9433輛電動車,同比增長248%。理想預計9月份的月銷量可達10000輛。
小鵬汽車8月銷量也達到7214輛,同比增長172%。小鵬汽車創始人CEO何小鵬表示,預計今年最后一個季度的月度交付量將達到15000輛。
對于過去一個月蔚來汽車的“掉隊”,分析師認為,這與蔚來的供應鏈管理密切相關。“蔚來缺乏預見性,它的流動資產沒有用來準備供應鏈體系供貨,導致了現在非常被動的局面。”一位熟悉蔚來汽車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與采購團隊以及財務負責人有很大的關系,李斌也在反思。”
上述人士表示,如果消費品和汽車競爭芯片的局面一直持續下去,那么企業是需要考慮采取囤貨這樣的做法。他還預測,如果蔚來的供應鏈問題不解決,那么原定于明年一季度交付的蔚來新車型ET7的量產可能也會受到供應鏈短缺的影響而推遲。
蔚來汽車創始人CEO李斌近期在接受德國《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透露,ET7車型將最晚于2022年第四季度在德國銷售。
李斌在公司二季度財報會議中針對供應鏈短缺情況表示:“雖然全球供應鏈仍面臨不確定性,我們一直在與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提高整個供應鏈的生產能力,加快產品和技術開發。”
市場人士認為,供應鏈的問題其實是目前所有電動車企業都面臨的,主要是“兩芯”的短缺,包括芯片和電芯。
一家中國電動車廠商管理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車企的供應鏈都很緊張,導致供應鏈短缺的重要原因,除了產能限制以外,主要是一些廠商的囤貨。”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預計供應鏈的問題可能會一直持續到今年年底。”
過去一個月,蔚來在美國的股價已經跌去12.5%,今年以來跌幅接近20%,表現遠差于理想和小鵬。小鵬和理想過去3個月股價分別上漲了16%和25%。
在中國電動車市場上,蔚來、小鵬、理想等初創企業正在與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以及吉利和長城等本土傳統汽車廠商展開競爭。
在談到蔚來與理想、小鵬等廠商的競爭時,李斌認為,在汽車行業“贏家通吃”的原則并不適用,中國電動車市場很大,大家都有機會。
競爭對手更多更強大
在汽車行業普遍面臨供應鏈挑戰時,電動車先驅特斯拉的應對似乎更加沉穩。
在特斯拉今年上半年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經歷了“供應鏈挑戰”。今年3月,由于芯片短缺,特斯拉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弗里蒙特的工廠關閉了兩天。但馬斯克稱“特斯拉已基本擺脫了這些特殊的問題”。
為了鎖定供應鏈,特斯拉正考慮“買下芯片廠”,通過收購來解決“缺芯”帶來的困擾。據《金融時報》援引業內知情人士,特斯拉或將提前支付芯片費用,確保該企業所需材料不斷供,并在積極與臺積電等運營商洽談產能供應。
李斌在接受《法蘭克福匯報》采訪時,在回答如何看待自己被稱作“中國馬斯克”的問題時表示:“這只是一種比較好理解的叫法,但我和馬斯克有很大的不同,雖然我們都在做電動車。馬斯克做出了很多引人關注的技術,但是蔚來汽車更加關注用戶社區。”
特斯拉曾一度大幅引領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但是近兩個月的銷量出現大幅下滑。特斯拉中國銷量占其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國的銷量將影響特斯拉的增長。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上個月的數據,7月份國產特斯拉汽車的本地銷量環比下降近70%至8621輛。近期特斯拉已經通過在中國降價的舉措試圖占據更多市場份額。
中國目前還是特斯拉全球重要的出口中心。在7月份銷售的32968輛國產特斯拉汽車中,多達24347輛汽車都用于海外出口。首批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Model Y電動車已經出口到法國等歐洲市場。
蔚來在國內銷量下滑的同時,也宣布了進軍歐洲市場的雄心。他告訴《法蘭克福匯報》:“德國市場對于我們而言非常重要,我們希望盡快向用戶交付。”他還任命了Airbnb在德國的前董事總經理亞歷山大·施瓦茨(Alexander Schwarz)為歐洲市場的新負責人。此前,蔚來已經在挪威發布了ES8車型。
李斌還稱,蔚來的終極對手是蘋果這樣的公司。他表示:“蘋果造車不是秘密,智能汽車需要的能力、資金和技術角度,蘋果都是足夠的。但是蘋果關心的不僅僅是科技本身,還有科技與人文的結合。在這方面,蔚來也在追求。大家都是一個發展方向,所以可能既是隊友也是對手。”
不過在蘋果尚未正式宣布造車計劃之前,小米“捷足先登”。9月1日,小米集團正式成立了小米汽車公司“入局造車”,注冊資本100億元,由小米創始人雷軍親自率隊,核心團隊17名成員也已確定,并啟動了500名工程師的招聘計劃。
雖然小米這樣的后來者目前尚無法對蔚來、理想和小鵬這些已經實現量產的領先者造成威脅,但可能會在人才吸引方面形成競爭。目前雷軍公布的首批核心成員名單中,僅有一人來自于汽車行業。小米如果真的要實現造車目標,那么將需要引進大量既懂汽車又懂互聯網的人才,而蔚來這樣的企業無疑將被視為重要的人才庫。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