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為了應對供應鏈上游原材料漲價和芯片短缺的壓力,新能源車企選擇了集體漲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市場需求,考驗新能源汽車銷售能否達到預期。
今年年初,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預測,2022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市場滲透率在22%左右。其中,2022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將超過550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25%左右。
不過,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發展遭遇困擾。在補貼政策退坡的背景下,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缺芯的壓力,新能源車企紛紛選擇漲價。乘聯會表示,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需求,未來如果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或將根據實際市場情況對新能源汽車全年預測銷量進行相應調整。
今年是補貼政策實施的最后一年。補貼政策規定,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到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正式終止。其中,30萬元以下的純電動車型補貼將減少5400元,插電式混動車型補貼金額減少2040元。
事實上,補貼逐步退坡早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共識,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在意料之中,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影響有限,而動力電池等原材料漲價卻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也成為新能源車企集體漲價的主要原因。
此外,芯片短缺帶來的成本上漲問題也影響著新能源汽車行業。芯片短缺問題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與傳統燃油汽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加裝了更多智能化配置,需要使用的芯片數量更多。
目前,為了應對動力電池等原材料漲價和芯片短缺的壓力,新能源車企紛紛選擇漲價。但是為了保住市場占有率,新能源車企漲價的幅度普遍小于成本漲幅,一些低端產品面臨不小的市場壓力。歐拉不久前宣布,旗下兩款小型電動車——白貓和黑貓停止接單。歐拉方面表示,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之后,歐拉黑貓單輛虧損超過萬元。
不僅如此,中高端的新能源汽車也面臨一定的壓力。部分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已經高于同級別的傳統燃油車,這有可能促使一部分在新能源車和燃油車之間搖擺的消費者,選擇放棄新能源車。
因此,漲價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汽車芯片短缺等問題,并非新能源車企應對供應鏈壓力良策。新能源車企可以通過研發升級產品、改善電池供應商結構和加快國產替代等方式增加競爭力,來應對成本上漲。除此之外,新能源車企還可以通過加強上下游產業合作,增加產業內議價權。
業內人士認為,本輪原材料價格超常規上漲,背離了正常供需關系,屬于非理性上漲,存在炒作方為搶抓鋰產能擴張前的最后窗口期,囤積居奇、蓄意哄抬物價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目前,國家層面開始高度重視原材料價格上漲這一問題,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已經開展調查,下一步會對囤貨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打擊,來保證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供應和價格的穩定。
業內預計,隨著我國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原材料產業端供應環境將逐步恢復,預估今年下半年可能回到正常價格區間。
從中長期來看,政策持續給力、需求不斷高漲將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加速擴張。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在終端新能源需求持續高漲的背景下,隨著供給端汽車芯片供應的逐步緩解,傳統車企和新勢力重磅車型的陸續推出,以及智能化背景下新能源駕駛體驗感的進一步提升,預計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有望達到550萬輛,繼續保持50%以上增長。(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夏金彪)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