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征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社會上出現了多種打著“征信洗白”“征信修復”旗號的虛假宣傳和詐騙套路,目的是騙取個人信息和資金。以下幾則案例告訴大家幾類常見的“征信修復”騙局,請廣大群眾擦亮雙眼,提高識別防范詐騙的能力,守護好您的財產和信息安全。
(資料圖)
案例一:“征信修復洗白”詐騙
案例簡介:張某因疏忽發生貸款逾期,找銀行咨詢、溝通,尋求刪除不良記錄未果后,在網上找到一家“征信修復”機構,并按要求將1萬元定金、一張自己實名辦理的手機電話卡和一張銀行卡交給這家機構,約定事成之后再付2萬元。一個月后,該機構告訴張某征信逾期已成功修復,要求張某付清全部余款。張某未經核實,隨即將事先承諾的余款轉給該機構。當張某親自去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查詢信用報告后,發現有關信息根本沒有修復。氣憤之下,張某多次聯系王某未果,才發現王某把自己拉黑了。
作案特點:騙子通常以“征信修復、洗白、鏟單”為名義開辦業務或發布廣告,聲稱花錢就能修復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信用報告,有的收取高額費用后失聯,有的教唆個人用“非惡意逾期”理由無理申訴,或運用虛假材料等非法手段意圖修改不良信息,通常修改失敗后不退款或失聯。
防騙錦囊:出現個人信用報告逾期后,要及時足額還款,終止不良行為,信用報告不良記錄在不良行為或事件終止5年后自動刪除。如果認為信用報告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異議處理不收取任何費用。
案例二:注銷貸款詐騙
案例簡介:聶某接到一個自稱是某金融平臺客服的電話,對方稱聶某上大學時注冊了該平臺賬號,按照政策要求需要注銷,注銷賬戶要將金融平臺借款額度清空,否則將影響個人征信。聶某輕信了對方,并按照對方指引先后在多個平臺借款數十萬元,轉到對方指定賬戶,對方聲稱賬戶注銷后會全部返還。直到聶某接到貸款公司的催款電話,才意識到被騙。
作案特點: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個人信息后,冒充金融機構工作人員,聲稱當事人曾注冊、辦理過校園貸、網貸等貸款,如不注銷或還清所欠貸款將影響征信記錄,誘導當事人轉賬匯款以騙取資金。
防騙錦囊:凡是自稱金融機構客服,提供消除不良征信記錄的電話都是詐騙。碰到一時無法分辨對方是否騙子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撥打金融機構官方客服電話或全國反詐專線96110核實情況。
案例三:“征信修復”加盟代理詐騙
案例簡介:宋某注意到李某經常在朋友圈發布征信修復成功案例,遂與對方取得聯系,準備學習“征信修復”技術。李某向他表示,90%的個人信用報告逾期問題都能修復成功,只要交10萬元加盟費,即可開辦業務。此外,宋某只需負責招攬客戶,客戶的逾期信用報告統一由總部機構負責修復,并承諾每成功辦理一筆修復業務,宋某可獲得40%的提成。宋某信以為真,當即交完加盟費,可之后宋某將幾個客戶的逾期信用報告交與李某修復時,卻發現根本無法修復,所謂的加盟費也打了水漂。
作案特點:這類騙局謊稱教授“征信修復”技巧開辦培訓班,教人通過偽造證據欺騙金融機構,達到刪除逾期記錄的目的,或以征信市場需求量大,有前(錢)景為由,誘導用代理、加盟方式開辦征信業務,實則為騙取代理、加盟費用。
防騙錦囊:任何組織都不得采用加盟、代理、掛靠等方式從事企業征信業務。所謂的征信修復師、信用培訓師也均未得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可,不具備合法性。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