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緩解畢業生應聘求職、入職過渡階段的第一站難題,助力更多青年人才到南京發展,南京市推出首批12家“寧青驛站”,為符合條件的來寧求職入職青年人才提供最高可達14天的免費過渡性住宿。很多青年在體驗過這項站點服務后感受到了賓至如歸的舒適與滿足。這一舉措向青年群體全面展現了一座城市的深厚底蘊與創新服務,使他們“獨在異鄉”卻“不為異客”,廣獲好評。
2022年4月,共青團中央等17部門印發相關意見,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試點中一個突出的亮點就是,健全青年就業公共服務體系,聚焦高校畢業生等群體,擴大就業容量,加強就業指導和職業技能培訓,幫助青年實現知識更新、技能提升,為青年提供更多的高質量就業機會。
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為青年大學生提供建功立業的機會,創設適宜他們發展的有利環境與平臺,十分重要。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是解決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根本之舉。它是更好滿足青年多樣化、多層次發展需求,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使青年創新創造活力與城市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青年高質量發展和城市高質量發展相互促進的關鍵。
青年發展型城市,對包括大學生群體在內的青年就業的支持,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是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整體優化。南京“寧青驛站”的創新舉措,給做好青年創新創業工作帶來深刻的啟示。
首先,做好青年就業創業工作仍然要靠改革創新。要深刻把握青年發展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之間的辯證關系,充分關注我國青年人口規模與結構的歷史性變化,在尊重青年成長規律的基礎上,照顧青年時代特點,優先解決青年就業等分散青年干事精力的“急難愁盼”問題,進而為促進青年高質量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每個地方、每個城市的資源稟賦和發展特點不同,青年自身的發展需求、成長路徑各異,要鼓勵試、倡導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推動各地各城市開展差別化探索,并適時總結經驗。
其次,要一體推進青年有業就、好就業和就好業。為實現有業就,關鍵在于形成新機制。要規范各單位用人選拔、培養考核等相關機制,不僅要吸引人才的聚集,更要用長效保障制度留住人才、發展人才,為他們的職業規劃與技能教育提供社會支持平臺。做到好就業,緩解青年的就業焦慮,要大力開拓社會化就業渠道,搭建招聘用人平臺,實現就業信息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政府出臺相關優惠幫扶政策,鼓勵中小企業積極發揮吸納就業的社會效能。推動青年就好業,對就業工作和青年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體措施上,要厚植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尊重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提升發展型城市與發展型人才共融互通,為青年人創設良好就業生態,確保青年在城市“安居”的基礎上實現“樂業”,滿足青年在城市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最后,要把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的過程作為激發青年擔當作為的有效手段。就業創業指導服務的過程,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開展思想教育的過程。這一過程,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最容易產生教育效果。要抓住就業創業的契機,把提供發展服務與鼓勵成才建功緊密結合,充分激發廣大青年參與強國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青年提供筑夢圓夢空間,為城市集聚青年人力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青年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中的生力軍作用。
(作者系首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教育報》2023年04月12日第2版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