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是長期以來衡量醫院發展的重點關注指標,過去的中國醫院排行榜也大多以這些傳統指標為評價體系。
7月29日,全國首份三甲醫院創新排行榜——《中國醫院創新轉化排行榜》揭曉,首次以關注創新轉化為主要衡量指標,鼓勵醫院做出更多有利于患者的創新成果。該榜單有望成為中國醫院未來創新轉化的風向標。
榜單綜合排名顯示,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排名前三。2021年全年,全國三甲醫院專利轉化總量超過1000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注重專利轉化量避免“僵尸專利”
這份榜單由中國醫學創新聯盟(CMIA)聯合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被視為醫院創新的“瑯琊榜”。歷經五年對醫學創新轉化實踐和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索,該榜單首次建立起一個行業統一的、可操作的醫院創新轉化評價體系。
據介紹,綜合排名是在評估醫院的專利轉化量、專利授權量、專利申請量以及發明專利授權量、發明專利申請量、PCT申請量等多個維度指標最終形成的,其中占權重最高的是專利轉化量。
根據專利轉化量排名,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分列前三位,專利轉化數量分別為91項、70項和52項。以中山醫院為例,過去一年該院專利轉化金額就達到3000多萬元。
榜單數據還顯示,近五年全國三甲醫院專利轉化量快速增長。2021年全年,專利轉化量總數超過1000件,達到1002件,同比增長185%。
中國醫學創新聯盟總發起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所有的維度指標中,專利轉化是我們最為看重的,專利必須轉化才有價值,能夠為人類幸福服務,促進科學發展。排行榜把專利作為出發點是好的。”
葛均波強調,一些醫院申報了很多專利,有的一年專利申請甚至達到了上千項,但很多最后成為“僵尸專利”,沒有轉化,更沒有讓患者實際收益,同時醫院還需要為維護這些專利支付一定的費用,造成了資源浪費。
榜單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三甲醫院專利申請量近70000件(69278件),最多一家醫院一年申請了1200件。從專利授權情況來看,2021年全國三甲醫院專利授權量共81060件,其中有4家醫院授權超過1000件。
葛均波認為,導致一些醫院專利大規模申請又缺少轉化的原因,主要是評價科研人員的“指揮棒”。“科研人員要評職稱,需要看論文發表的數量,如果達不到,那么也可以用專利來彌補。這導致很多科研人員為了申請專利而申請專利,并非用于臨床需求。”葛均波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在榜單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醫院有些醫療器材在治療方案方面還不盡如人意,還無法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這就要求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醫工結合的探索,在有了科研成果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轉化。”
樊嘉認為,《中國醫院創新轉化排行榜》的推出正合時宜。“近幾年來,醫院已經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創新轉化氛圍,現在有了排行榜的評價機制,有利于深入促進成果的轉移轉化,加速與企業合作形成產品,解決卡脖子、從產品到臨床應用最后一公里和臨門一腳的問題。”他說道。
科技轉化的綠色通道尚待建立完善
多位專家院士在會上強調,應該建立起科技轉化的綠色通道。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陳義漢院士表示:“過去四十年,我國特別重視理論研究,理論高于技術和產品的研發,對技術和產品的重視不夠,但這三者都非常重要,理論研究的目標應該是技術和產品,這樣才能推動醫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陳義漢強調,首先,大學、醫院、企業應該打通全鏈條,探索一條創新的模式;第二,醫院創新應該更重視價值,以價值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包括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不能唯論文論,只看影響因子。“一個醫院如果有一個原創或者開創性技術的發明,能夠造福人類,那么這個醫院就是創造了巨大的價值。”陳義漢表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劉連新表示:“在內部,醫院應該建立起創新的內部機制,尤其是激勵機制,不能只看論文,只看獎項;從外部來看,創新需要考慮覆蓋更多的疾病種類,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表示:“醫院不僅要大力推動創新轉化的平臺建設,更要注重專利技術的保護,并要培養對現有專利進行挖掘的能力。”
醫生正在成為醫療創新越來越重要的力量。去年,由葛均波院士牽頭的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CCI)發布了中國心血管醫療器械領域首份產業創新白皮書,強調醫生在醫療器械創新環節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院長樊瑜波表示:“創新醫療器械的研發非常需要醫工交叉的能力,但目前來看,工和醫兩方面力量的融合還不夠,沒有一個長期的綁定機制,懂醫學的工程師和懂工程的醫生都太少。”
樊瑜波認為,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通路正在縮短,機制體制的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應該加快培養起醫療器械裝備領域的CDMO和CRO。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翁建平則強調,醫療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也亟待建立。“我們不應該把排名看得過重,但應該對排行榜當中反映出來的問題做更多的思考。”翁建平表示。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