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A股再次跌上熱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至收盤,三大指數震蕩下跌,滬指跌2.3%,深成指跌2.3%,創業板指跌2.34%。證券、煤炭、房地產板塊跌幅居前,寧德時代市值尾盤一度跌破萬億。
Wind數據顯示,兩市逾4100只個股下跌。
9月15日,A股也大面積飄綠。深成指跌超2%,創業板指跌超3%。
市場為何大跌?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近期市場出現調整,一方面是受到美聯儲即將再次加息的影響。通脹居高不下,美聯儲不得不采取進一步加息的措施來應對。9月21日美聯儲議息會議有可能會再次加息75個基點,這對于全球資本市場都形成了影響。另一方面,下半年受到超預期因素等影響,我國經濟復蘇放緩,七八月份的制造業PMI重回50%榮枯分水嶺之下,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導致近期多個板塊輪番下跌,帶動指數回落。
中銀證券表示,近期A股調整的主要原因來自估值收縮,壓力源在海外:一方面,8月美國通脹數據韌性超預期,市場預期聯儲加息節奏放緩落空,全球風險資產調整明顯;此外,人民幣匯率“破7”也引發市場跨市場波動風險擔憂。
后市怎么走?
楊德龍指出,從市場整體來看,經過前期的調整之后,A股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相對于美股來說估值優勢明顯。雖然近期人民幣時隔兩年之后再次破“7”,但并沒有影響到外資流入A股的走勢,外資還是在搶籌中國優質資產,主要是因為A股市場核心資產經過了一年多的調整之后,具有比較大的投資吸引力。從中長期來看具備了配置價值。
楊德龍認為,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依然存在。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新能源和消費是經濟轉型受益的兩大方向。前者代表了成長股里面比較確定的機會,后者則代表了傳統行業里面業績增長穩定的行業。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認為,展望A股前景,市場估值已經偏低,市場情緒也已經接近歷史區間的極致水平;市場流動性條件也較為寬松,對市場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如果中國后續繼續沿著短期政策穩增長、中長期改革舉措提活力的方向,釋放內需潛力,激發創新活力,整體經濟及企業盈利增長有望逐步回歸正常增長軌道。建議繼續關注政策穩增長舉措及外部市場動態,對中國股市中期前景不宜過度悲觀。
中銀證券指出,當前A股調整較難持續,投資者需要珍惜恐慌揮發后的配置窗口。首先,美國通脹韌性難以改變物價回落的路徑。美國連續加息后,衰退難以避免,預計美債名義利率會比通脹更快的回落,驅動實際利率下行;其次,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難以改變,考慮到國內GDP同比的高點至少在明年2季度,基本面向好支撐匯率穩定。再次,賽道股資本開支上行支撐產業景氣向好不變,短期估值擠壓更多是配置良機;最后,無論是從換手率,還是從股債風險溢價看,當前A股市場估值已進入低估階段,安全邊際凸顯。
東莞證券表示,預計市場在震蕩調整后逐步修復,關注量能變化、北向資金流向和板塊輪動,操作上建議適度積極,關注金融、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化工、TMT等行業。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