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以司法服務保障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是近年來上海法院的工作重點。
“隨著長江經濟帶建設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區域內當事人的民商事往來更趨頻繁、經濟活動與社會生活的融合度更為緊密。”上海高院副院長吳金水10日在上海高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尤其是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間的經濟和人員交往密切程度明顯高于其他地區,在糾紛解決和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對司法服務保障具有較多需求和較高期待。
吳金水介紹,2017年至2021年期間,上海法院共受理各類涉長江經濟帶一審案件813287件(其中涉長三角區域一審案件531075件),收案數量及占全市法院受理一審案件總數的比例均呈增長態勢。
其中,從當事人跨省分布情況來看,當事人住所地涉及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案件分別為221972件、169298件、164733件。長江經濟帶中涉及較多的其他省份還有湖北、四川和江西。
同時,涉案糾紛類型靠前的為信用卡糾紛(202297件,占26.65%)、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82740件,占10.9%)、金融借款合同糾紛(69532件,占9.16%)、民間借貸糾紛(59645件,占7.86%)、買賣合同糾紛(45236件,占5.96%),該五類糾紛案件數量占所有涉長江經濟帶民商事案件數的60.35%。
吳金水表示,上述案件呈現四大特點,第一是環境資源案件明顯上升,民事公益訴訟快速增長;其中,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隨著《民法典》的實施進入快速增長期,2019年19件,2020年56件,2021年89件,年均同比增長127%。第二是交通運輸案件總量下降,大標的額海運案件比重增加。
第三是知識產權案件數量逐年上升,不正當競爭糾紛增長明顯;五年來的整體案件數量從2017年的14270件上升至2021年的53279件,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數量增長189%。
第四是金融案件收案總體平穩,涉眾型金融犯罪與證券投資者群體性訴訟增長;其中,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數量從2017年的2381件2.75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4391件4.60億元。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產業與區域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陳婉玲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推進,地方行政壁壘進一步破除,市場分割現象得到改善,要素流通將更加通暢,我國區域經濟正經歷由“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型的過程。
陳婉玲進一步稱,未來,跨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確權、要素流通引發的利益之爭、不同區域市場主體跨區域參與市場競爭引發的市場準入、規則標準統一等問題,乃至形形色色的“區域協議”帶來的履約權利義務爭議等問題需重點關注。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