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兩家運營商以及阿里云等互聯網企業不約而同地召開行業峰會,紛紛向市場表明各自在云業務方面戰略規劃。
(資料圖)
就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在中國移動移動云大會上幽默直言,希望當下的云服務價格能夠降一點,比快遞費“貴一點點就好”之后,阿里云次日便向行業投出“史上最大降價規模”的消息炸彈,而中國電信也恰好在此日召開2023云生態大會。
4月23日,IDC發布最新《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IaaS和IaaS+PaaS市場競爭格局保持一致,阿里云、華為云、中國電信天翼云、騰訊云和AWS為市場排名前五位。從排名的變化來看,運營商在云市場的排名進一步前移。其中,2022年下半年在IaaS和IaaS+PaaS市場,騰訊云被天翼云趕超,排名市場第四。
眼下,相比于正在領先的阿里云以及虎視眈眈的其他企業云廠商,運營商云傾向于以云網融合、云網安全等方面打造差異化競爭,而這也是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近期活動現場重點發布的戰略。
國金證券研報指出,云網融合是運營商云計算的獨特優勢,有望優化成本、豐富體驗、提高效率。云網融合有望通過實施虛擬化、云化和服務化,形成一體化的融合技術架構,最終實現簡潔、敏捷、開放、融合、安全、智能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資源供給。
電信分析人士則對記者表示,“國資云”背景下運營商云與互聯網云呈現出競合互補的態勢?;ヂ摼W客戶對公有云的彈性算力需求量大,對公有云接受度高,且有相對成熟的IT團隊和能力,但政企客戶市場和消費互聯網市場的邏輯完全不同,傳統企業IT能力較互聯網企業偏弱,多采用項目制采購,對業務遷移、混合云、定制化等服務訴求高。運營商云在政務、醫療等政企領域也已有不俗的表現。
比如,2022年5月,中國電信以1.34億元中標成都市公安局雙流區分局“智慧公安”建設項目,為其提供網絡安全設備并負責為公安大數據平臺擴容。同月,中國聯通以9268.83萬元中標長沙市軌道交通第二控制中心項目線網指揮平臺線網云平臺(含線網傳輸系統)設備采購與集成項目,為網云平臺(含線網傳輸系統)提供全部硬件、軟件、專用工具等產品。
此外,2022年10月,中國移動以4339.45萬元中標陜西省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工程2022年云平臺擴容集成服務采購,為其提供異地災備中心備份一體機、網絡設備和安全設備等。
同時,運營商云自有渠道的優勢正在為其業務拓展構筑強大支撐力。根據國金證券研報數據,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間,全國1億元以上政企數字化大單中國電信獲取104個,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分別取得68個與34個,阿里云只有9個。
而從近期的講話來看,運營商絲毫不避諱的喊出了對云市場的業績預期。
據中國電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瑞文在業績說明會上的表述,2022年中國電信天翼云收入翻番達579億元人民幣,2023年的目標更是收入千億元。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總經理吳世俊則在幾天前的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未來三年,移動云將會全力建設由“移動云技術內核3.0”驅動的算力網絡,力爭突破年營收1500億。
在生態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珂表示,中國電信聚焦全國大型戰略的協同調度和高效計算,眼下將著力將云資源池從“一省一池”向“一城一池”推進。
截至2022上半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IDC機架數分別為42.9、48.7、32.9萬架,相比2021年年底分別增長2.2、1.7、1.9萬架,運營商占據國內超過50%的機房資源。
目前運營商云在國內布局愈漸下沉。中國移動此前提出建設“N+31+X”的布局,中國電信提出建設“2+4+31+X+O”的布局,中國聯通提出建設“5+4+31+X”的布局,而三家布局中的“31”便是唐珂所說的“一省一池(資源池)”。
“資源池”可以理解為運營商提供的云計算服務平臺,主要以數據中心的形式為地方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可用性和安全等服務。
國金證券指出,從產品構成看,互聯網云基礎計算、存儲產品數量豐富,運營商云則發揮網絡資源優勢,注重云網融合、系統安全。盡管互聯網云產品技術優勢領先,但運營商云正后來居上。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