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記者 張曉東 特約記者 郭海蓉 魏劍 通訊員 張振發
臨近傍晚,陜西省寶雞市千陽縣張家塬鎮王家莊村村醫張滿倉看完最后一名患者,起身泡了一杯茶,習慣性地小坐一會兒。
“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一個村醫能坐在鎮衛生院里為人看病,而且拿上了工資,被這些正規醫學院校的科班生‘老師’地叫著,幸福極了。”張滿倉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回想以前,張滿倉在自家的舊房子里開診所,藥品單一,給村民們就治個頭疼腦熱之類的簡單病。后來,村里為他騰出一間大房子,他成了一名村衛生室的醫生,自負盈虧,每月只能掙幾百元,還整天擔驚受怕,擔心輸液不良反應,擔心自己那點自學的醫術不能治好村民的病。
現在好了,張滿倉在鎮衛生院每天要看三四十名患者,每月能拿6000多元工資,每年參加市縣組織的多次培訓,還經常有縣醫院的專家下來幫教。找張滿倉看病的人越來越多,他還考上了執業助理醫師證。
張滿倉身份的改變,是千陽縣鎮村醫療衛生一體化管理的一個縮影。千陽縣衛生健康局局長李松祥說,2003年SARS疫情之后,該縣深刻認識到村醫水平良莠不齊、村衛生室分布散亂、鎮村醫療管理嚴重脫節等實際情況,經多方調研論證,推出鎮村醫療衛生一體化管理思路。每個村整合保留一個衛生室,由鎮衛生院接管,實行業務統一管理、人員統一聘任、財務統一核算、報酬統一考核、藥械統一采購的“五統一”管理。
李松祥介紹,經過近20年的發展和完善,尤其是隨著新醫改的深化,如今,千陽縣8個鎮衛生院、70個村衛生室形成了完整的一體化運行機制。村衛生室藥品耗材由鎮衛生院中心藥庫統一配送,實行藥品耗材網上集中采購和零差價銷售。村醫工資由鎮衛生院按績效發放。鎮衛生院定期派駐在編醫衛人員到村衛生室上班,患者多、有執業助理醫師證的村醫可以到鎮衛生院上班,享受在編人員待遇,并優先到上級醫院培訓。同時,縣級醫院選派骨干力量每周到鎮衛生院查房帶教、結對幫扶一次,到相關村衛生室巡診一次。隨著鎮村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村醫“健康守門人”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推薦閱讀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3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