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比亞迪(01211.HK,002594.SZ)A、H股均遭重挫。由于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總計持有比亞迪H股2.25億股,市場紛紛猜測巴菲特減持比亞迪。
據港交所數據,截至7月11日,花旗銀行席位的比亞迪H股數量達到3.886億股,股份數量較此前增加約2.25億股。12日,比亞迪方面回應第一財經表示,公司尚未查到持股5%以上股東申報減持的信息。
作為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在A股形成了自身產業鏈,公司不僅帶動上下游企業的業績增長,更抬升了產業鏈成員的估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直以來,巴菲特是比亞迪的忠實持有者,若其確實減持了比亞迪,意味著比亞迪A、H股估值面臨重估。而在5月以來,A股資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達成高度一致,板塊累積較高盈利盤的情形下,天齊鋰業(002466.SZ)、比亞迪兩家龍頭紛紛放量下跌,是否也意味著板塊將進入調整階段?
資金面臨落袋為安
12日盤中,比亞迪H股、A股分別一度跌超14%、7%,截至收盤,分別收跌11.93%、4.72%,報每股270.2港元和309元。其中,比亞迪A股總市值已跌破9000億元。
要看到的是,是比亞迪股價大跌在先,市場猜測巴菲特減持在后。因此,市場短期資金分歧導致的拋壓不容忽視。某私募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新能源支撐起了A股4月末以來的主升浪行情,隨著中報陸續落地,資金出現分歧,產生砸盤現象是比較正常的。
“要賣肯定先賣新能源。”上述私募人士對記者說,“這輪市場行情演繹已至‘魚尾’階段,無論上漲空間還是時間都已相對有限。機構資金已有明顯高低切換動作,累積較高漲幅的新能源板塊估值已經到需要調整的階段,板塊遭砸盤首當其沖。”
Wind數據顯示,5月1日以來,新能源汽車板塊59只股累計漲幅平均值為36%,大幅跑贏主要股指。長安汽車(000625.SZ)、江淮汽車(600418.SH)、小康股份(601127.SH)的漲幅位居前三,分別為107.7%、104.03%和92.18%。
自5月中旬起,比亞迪開啟了一波主升浪。5月~6月,公司股價累計上漲34.4%,于6月13日創下歷史新高的358.86元,總市值突破萬億元。股價大漲期間,比亞迪的動態市盈率一度高達300倍。曾有多家券商于6月13日將比亞迪的折算率由60%調低為0,主要系根據《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需要將靜態市盈率在300倍以上或者為負數的股票折算率下調為0,意味著不再允許客戶融資買入比亞迪。
推動比亞迪股價高漲的主要是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比亞迪、上汽五菱、特斯拉中國這三家銷量位居新能源汽車前三名,其中,比亞迪銷量共計633777輛,相比上汽通用五菱的208043輛和特斯拉中國的197575輛,大幅領跑。
中報業績分化加劇
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天齊鋰業與比亞迪股價均遭重挫,并帶跌整個新能源汽車板塊。龍頭股拋壓驟增,是否預示著新能源汽車進入估值調整階段?公募抱團買入可能引發的“踩踏式”出貨是否需要提防?
在前述賣方人士看來,新能源板塊幾乎肯定會在近期迎來調整,但調整初期的下跌速度不會太快。“中報逐步落地,市場行情進入關鍵期,盤面波動加劇令投資者進入焦慮期,操作上容易舉棋不定。目前來看,主動權益類產品的存量贖回有所增加,會令后入場資金產生動搖。考慮到部分資金兌現盈利盤的需求,疊加踏空資金布局消費、地產等相對低估值板塊,市場波動或會逐步加劇。”上述私募人士說,“若龍頭業績不及預期導致預期崩壞、博弈加劇,不排除新能源板塊偶爾出現‘踩踏出貨’,投資者應做好心理準備。”
盈利端來看,從已披露的中報業績預告來看,業績分化巨大。具體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半年,盈利確定性最高的是原材料環節,產品量價齊升帶動業績同比、環比均呈現較高增速。“只要下游需求持續增長,整車廠是具備傳導成本壓力條件的,比較難受的是電池廠商。”某賣方分析師對記者說,“上游資源品或將成為中報季主要的結構性亮點,業績分化加劇也容易誘發板塊和行業間迅速調倉。”
需要指出的是,一旦比亞迪估值進入調整,其產業鏈成員將不可避免同步調整。在比亞迪市值達到萬億時,有不少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提問上市公司是否與比亞迪存在合作,看重的是“比王”抬升產業鏈上下游廠商估值的效應。
彼時,今飛凱達(002863.SZ)、松芝股份(002454.SZ)、高瀾股份(300499.SZ)、超達裝備(301186.SZ)、云海金屬(002182.SZ)、中航光電(002179.SZ)、橫店東磁(002056.SZ)等公司均回復稱,公司是比亞迪的供應商。
“比王”登頂,對產業鏈成員估值帶動效應明顯。數據顯示,5月1日~7月12日,上述7家比亞迪產業鏈個股的累計漲幅平均值為35%。松芝股份漲幅最高,達68.04%;橫店東磁位居第二,漲幅為51%。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證券6月13日發布評級報告稱,維持比亞迪“買入”評級,最高目標價為481.1元/股,這意味著比亞迪仍有35%左右的上漲空間。中信證券預計,比亞迪2023年汽車的銷量約250萬輛,其中30萬以上騰勢+高端品牌銷量有望達20萬輛,預計2023年公司汽車業務收入約3800億元,2021年比亞迪的營業總收入為2161億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20023378號-15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聯系我們: 98 28 36 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