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上海持續出現高溫天氣。8月5日,上海發布紅色高溫預警,徐家匯站最高氣溫沖至40.2℃。不過不少網友發現,蘋果手機自帶的天氣軟件顯示,上海當日最高氣溫達43℃,部分地區的瞬時氣溫甚至沖破50℃,例如普陀區最高瞬時溫度顯示51℃,靜安區瞬時最高溫度也達到47℃。
(資料圖片)
對此,上海市氣象局官方微博“上海市天氣”回復稱:“我們服務中提供的氣溫數據是由標準氣象觀測站依據統一技術標準測得的大氣本底溫度;而一些手機軟件自帶的天氣APP,沒有使用實際的觀測數據,而是使用了其他數據以及其他手段進行估算的。簡單說就是我們有實際的觀測點數據,他們沒有!”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所謂的“大氣本底溫度”,也就是在排除人類活動等外界因素影響下的溫度。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李熙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建筑、城市熱島等都會影響氣溫,本底溫度一般就是指空曠的草地或野外的本底氣象站測量的溫度,也就是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大氣溫度。”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氣象部門發布的氣溫是百葉箱中溫度計所測量的溫度。百葉箱須設在草坪上,離地面1.5米,周圍較開闊,無高大建筑、樹木等阻擋風或遮擋陽光。
“上海市天氣”還補充稱:“蘋果自帶系統的天氣預報是美國TWC公司提供的,對于基于地理位置的實況氣溫這一部分,使用的不是真正觀測到的氣溫。”
一位業內專家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城市各個地方的溫度會因為地方不同而產生較大的差異,包括受到風力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氣象局會在城市里設有很多溫度采集點,這些實際采集到的溫度會比單用氣象模型預估的要精準一些。”
第一財經記者從蘋果公司官方網站查詢到,蘋果天氣顯示的溫度實際上使用了大量的數據來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國The Weather Company(TWC)旗下 The Weather Channel提供的氣象數據,蘋果所有羅列出的數據來源中,沒有來自中國官方氣象部門提供的數據。
TWC的數據顯示,上海8月5日最高氣溫達到42℃,而普陀區的最高氣溫達到45℃。
TWC在全球擁有多達4000萬個氣象站、10萬個天氣傳感器,并擁有發達的氣象衛星和雷達網絡。2016年,科技巨頭IBM斥資20億美元收購了TWC的to B業務,看重的就是該公司背后海量的數據。IBM收購TWC后,還為其提供云服務的能力。
不過從上海市氣象局的官方回應來看,TWC并未拿到國內氣象站的實測數據,而是依靠數據模型的估算。
某氣象軟件開發平臺技術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一些國外的天氣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國內天氣數據,更多使用一些公開的全球的數據進行加工,氣象監測站點相對較少,實效性較低,提供給用戶的數據往往經過了模式預測,加工出來會與實際有偏差。”
上述人士還稱,國內一些氣象軟件會與國家氣象局合作,使用大量本地的真實數據,同時也添加了一些快速融合的技術,數據相對會更加精準。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供稿服務| 友情鏈接
咕嚕網 www.jzyjjz.com 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2009963號-10
聯系我們: 39 60 29 14 2@qq.com